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ID:16812663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5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_第1页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_第2页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_第3页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_第4页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摘要: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作用以及类型。介绍了国外、国内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保护性耕作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概念;作用;类型;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建议19世纪末,美国在西部开发中,过度垦殖,导致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黑风暴”引发了对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形成了以“少免耕”代替“铧式犁耕翻”、以“秸秆覆盖”代替“裸露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1]。保护性耕作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旱作农业技术,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

2、关注,特别是中国,中国北方旱地就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6%[2,3]。经过60多年的发展9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保护性耕作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相当深入,经历了“免耕法”到以“免耕法”为基础,以配套机具为支撑的集秸秆残茬覆盖、少免耕、深松、地表作业及水肥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为一体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1保护性耕作概念保护性耕作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概念,国外通常以秸秆残茬覆盖度为标准,指在一季作物之后地表留茬覆盖至少30%为保护性耕作,如起垄、带状耕作、覆盖耕作及免耕等;而秸秆残茬覆盖度在15%-30%的耕作方式称为少耕[4],不属于保护性耕。我国地域辽阔,种植制度多

3、样,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繁多,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并不十分明确,不仅仅是少耕、免耕。同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相比,我国的概念内涵更广泛。笔者认为,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缓坡地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残茬覆盖耕作、秸秆覆盖等农田土壤表面耕作技术及其配套的专用机具等,配套技术包括绿色覆盖种植、作物轮作、带状种植、多作种植、合理密植、沙化草地恢复以及农田防护林建设等[5]。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4项技术内容:改革铧

4、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采用30%以上的植被覆盖地表,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采用免耕播种。在有植被覆盖的地表用机械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一次完成,节约机械成本。¼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6]2保护性耕作作用及类型YibinCityCitytracktrafficplanningisYibincityregionalrangewithintracktrafficsystemofonceintegration,andcitytracktrafficalsoisYibinCityCityinteg

5、ratedtracktrafficsystemintheofpart,foraccurategraspcitytracktrafficresearchofobject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与残茬覆盖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与防治技术和深松技术等4项内容。与传统的耕作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以下好处[7]:1)保水、保肥和保土。由于彻底取消了铧式犁翻耕作业,采用秸秆覆盖地表,从而减少了土壤水蚀、风蚀和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提高了雨水利用率;由于地表秸秆腐烂后形成大量有机肥料,明显提高了土壤表层有机质的含量。据有关试验数据统计,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

6、(没有下渗的地表水汇聚流动的过程称地表径流)比传统耕作减少81.8%,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5%,水分利用率提高23%,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06%。2)增加粮食产量,平均可使小麦产量提高10%,玉米产量提高5%。3)减少作业工序,节约生产成本。平均减少2~4道耕作程序,减少耕作投入20—40元,节约人畜用工50%~70%,增收节支600~900形hm2。4)保护生态环境。由于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和根茬固土,土壤不再翻耕裸露,减少了风尘的扬起,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划分为3种类型。1)以改变微地形为主:包括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坑田等;2)以

7、增加地面覆盖为主:包括等高带状间作、等高带状间轮作、覆盖耕作(包括留茬或残茬覆盖、秸秆覆盖、砂田、地膜覆盖等)等;3)以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为主:包括少耕(含少耕深松、少耕覆盖)、免耕等。3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3.1保护性耕作国际研究现状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研究推广免耕技术,当时由于机械及人们观念等限制,发展比较缓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保护性耕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国际上来看,保护性耕作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主要针对传统的机械化翻耕措施在水蚀和风蚀方面存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