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适应”走向“读懂”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

ID:16824415

大小:32.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5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_第1页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_第2页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_第3页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_第4页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不适应”走向“读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不适应”走向“读懂”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新教材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青春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1、练习课课时“浓缩”、新课内容“增多”让老师焦虑;2、铺天盖地的“主题情境图”让老师无所适从;3、过分强调“算法多样化”让老师迷惑不解;笔者经过实践与思考,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实践操作: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增加常规操练时间;2、读懂、转化、替换“主题图”;3、正确认识算法多样化,学会适引导优化。如此,我们定能从对教材的“不适应”走向“读懂”教材。〖关键词〗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教材  不适应  读懂教材 通过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的四

2、年实践与思考,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课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活力,发现新教材在教学目标、内容、呈现方式、编排顺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与旧教材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然而新教材给我们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的“不适应”:1、练习课课时“浓缩”、新课内容“增多”让老师焦虑;2、铺天盖地的“主题情境图”让老师无所适从;3、过分强调“算法多样化”让老师迷惑不解;笔者通过认为,我们现在提倡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教材使用中产生的“不适应”问题的解决是个前提。如何解决?笔者现将自己思考与对策论述如下,愿与各位教师共同探讨。不适应之一:练习课课时“浓缩”、新课内容“增多”让老师焦虑[①]浙教版旧教

3、材与北师大版新教材学习内容的课时(节次)对照表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进位、退位加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元、角、分的认识类型新课练习新课练习新课练习新课练习新课练习新课练习新课练习浙教版20142022102343121721北师大21721221087110322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知道浙教版旧教材共用了112课时,而北师大版新教材则用了78课时,比浙教版旧教材多了2节新课,少了整整36节练习课。otherstaffoftheCentre.Duringthewar,Zhuwastransferredba

4、cktoJiangxi,andDirectorofthenewOfficeinJingdezhen,JiangxiCommitteeSecretary.Startingin1939servedasrecorderoftheWestNorthOrganization,SecretaryoftheSpecialCommitteeAfterthevictoryofthelongMarch,hehasbeentheNorthwestOfficeoftheFederationofStateenterprisesMinister,ShenmufuguSARmissions,Directo

5、rofNingxia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andrecorderoftheCountypartyCommitteeSecretary,Ministersand另外,除了上述学习内容,新教材又增加了比一比,分类、位置、认识钟表、图形与拼组、找规律、统计等七个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比一比分类位置认识钟表图形的拼组找规律统计课时数2244243【实践与思考】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向40分钟要质量教材是蓝本,是新课程理念落实的载体。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数学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当

6、你任教一年级时,建议要熟知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研究,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预设相应教学方法的过程。只有将“教材”的一切了然于胸,你才能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增、删、改、补”,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一年级上册教学学生认识位置与顺序,除了现有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六个位置外,现实生活中还常用到“里、外”这一对位置关系,如校园外,小鸟在笼子里,我们就可在教学中酌情考虑增加有关的内容。再如,对于“几何图形”的教学,我们通过熟读教材分析可以知道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而一年级的学习只是初步的认识,知道这样的是长方形,那样的

7、是正方形就可,而到了中年级就要了解它的特点,会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到了高年级就要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把握准课堂教学目标,精讲精练,大大提升课堂效率。2、增加常规操练时间,促学习知识的巩固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常规操练没了踪影,实践证明——非常之可惜。另外,众所周知的,现如今我们学生的计算能力偏弱,计算正确率笔直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我们教材编写带来的——计算教学练习课的缩减;二是我们忽略了“常规操练”。因而作为数学老师要重操“旧业”——在每节数学课的开头进行3—5分钟的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