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

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

ID:16830070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_第1页
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_第2页
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上084班家长会材料廖小燕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建议美国评出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提出了10条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是对你现在有启示,对你孩子进入中学后的教育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在这里也推荐给大家:1、尽量多表扬。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乐于学习。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3、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从而有利于发挥潜能,增加自信。4、刺激学习欲望。不只限于书面,还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例如,制定旅游计划时让孩子从书中查找地名、路线、测量距离等。5

2、、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6、做好表率。父母能为一本新书、一个课题而激动不已,反复研讨,那么,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认真读书、解答课外练习题,汲取知识。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不要说“××老师课讲得糟透了”、“××老师太爱管闲事”等等。8、定下家庭学习规矩。例如,“不完成作业不许出去玩”、“说不出今天所学到的东西不许看电视”等,并且自始至终地执行。9、多引导孩子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

3、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家长要培养孩子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10、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因家庭问题导致孩子缺课。了解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随着孩子进入6年级,大多数孩子的年龄在11-13左右的“青春期门槛”,孩子的心理过渡到一个很特别的时期,从心理学上称作叫青春心理叛逆期。这个时期是孩子心理的转型期(青春心理逆反期),父母如果教育方式不当,很容易就会“两败俱伤”;如果在这一阶段,坏习惯没有及时改正、好习惯没有及时形成,很容易就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问题”maintenancem

4、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如果不能把不良问题杜绝在初始阶段,孩子很容易就会走上成长的歪路;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5、对人生的认识,以及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将在这一阶段慢慢成形并成熟。这个时期又是孩子扩展课外知识的关键期,孩子是否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会学习的人,往往根源于这一时期。所以,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一般而言,孩子主要有以下两种心理特征:1.未摆脱少年的天真。虽然他们年龄增大了,个子也长高了,但还未摆脱少年的天真,因此也就有了许多像小孩子一样的天真想法。例如:在课堂上,老师没有点他或点他回答问题,他都会偏激的认为老师偏心,老师在故意刁难,他们会勇敢地白你几眼,甚至于还感低声的骂你几

6、句。2.向青年人的成熟过渡。他们说话的口气,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已经开始有了成人的眼光,既带有少年的天真,又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两种性格特征交织在一起,从而导致高年级的孩子在这种似懂与非懂之间,成熟与不成熟的生活轨迹上,有时就会从一个温顺的“小羔羊”徒然间变成一头怒吼的“猛虎”,变化无常,让人不可思议。举例:你妈妈是不是思想太保守了。方法一:反对权威、反抗父母——不妨装作“欣赏”各位家长,当你听到孩子对你说“不”的时候,是不是很吃惊?也许,你会觉得很受伤,但更多的你会感到你的权威被挑战了。遇到这种情

7、况,你不必紧张,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孩子正处于心理的转型期,他们已经拥有了极强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因此,他们会通过言语和动作来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6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了极强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还有另外一个性格特征——未摆脱少年的天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并未达到正确的认知,还不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或接下来要做什么。他们对父母还有着依赖的心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父母的手中。所以,如果家长反驳他,对他进行打压,孩子

8、就真的与家长对着干了,家长也就成了孩子误入歧途的幕后推手。那该怎么做,对孩子才好呢?我有一个好的建议,对孩子做错事却十分得意的行为,不妨装作“欣赏”。举例方法二:有了心事——放学后,注意观察孩子的表情和神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听一些家长讲,现在的孩子,衣食无缺,要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不知足的。那么,这些孩子真的就知足了吗?不尽然,他们的烦恼多着呢。我让班里的孩子写悄悄话,其中有感谢的、有诉苦的、有困惑的、也有求助的。一般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很少藏在心里,往往在脸上就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