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ID:16838878

大小:2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5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医药起源于生活实践远古时代的祖先,为了生存,与自然界和猛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食物,又是生存的保证.他们在与饥饿作斗争的过程帐中,自然会寻找新的食物以充饥,也就可能发现新的食物,或误食某些毒物,引起中毒反应;也可能吃了某些植物、动物之后,使原有的病痛减轻甚至消除。人们正是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尝试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才逐渐认识了哪些植物、动物对人体有害,哪些植物、动物对人体有益并有意识的加以利用。食物、食疗、药物的概念就这样产生和认可。正如《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上七十毒”,生动地反映祖

2、先们发现植物药的过程;《山海经》关于“河罗鱼……食之已痈”和“有鸟焉……名日青耕,可以御疫”的记载,是从食用动物中,发现动物药的佐证。继而,随着金属冶炼时代的到来,矿物药也相继被发现。原始社会.人兽杂处.碰撞搏斗在所难免。对于外伤,人们用泥土、野草、树叶和树皮等敷裹伤口,这便是外治法的开始,同时也为外治药的发现打下了基础。创伤,也发现了腧穴。从意外的创伤,将病痛治愈,到有意创伤来治疗疾病,砭石的发现,是祖先使用简单针具的佐证。针灸术的起始,约在新石器时代,人们首先是掌握了两头打制、挖制和磨制的技术,能够制出种类较多的石器,继而开始有了适合医用的砭石.久而久之发展成为针

3、刺术;原始人在烘火取暖时,发现身体某些病痛得到缓解,进而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附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解除某些病痛,形成了原始的热熨法,后来经过不断改进,采用树枝或干草作燃料,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治愈了许多病痛,从而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

4、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形成了灸法。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可使多种药物组成复方煎熬成汤剂,增强了药物的治疗功效,逐渐形成了,药物配伍理论。由上可见,中医学是古代劳动人民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长期与疾病乃至一切危险因素作斗争的文明史。它来源于感性认知,服务于理性实践。人类存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医疗理性认识,经过反复验证,不断更新、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这就是中医学的起源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2.《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几卷,每卷九

5、篇,各为八十一篇,合计一百六十二篇。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则、针灸、汤液治疗和养生等问题。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论述中医学理论的著作,奠定了中医的理基础。春秋时期,学术争鸣空前繁荣,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学说的产生,形成诸子百家蜂起的局面,中医学亦伴随中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黄帝内经》就是代表。《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成书于春秋时期,也称为中医学术发展的第一个活跃期的代表。《黄帝内经》用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内容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在人体结构方面,如

6、食道与肠的比例为1:35,现代的比例足1:37,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在血液循环方面,《素问·痿论》认为:“心主身之血脉”,并作《素问·举痛论》中提出:人体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观点.比英国的哈维氏(公元1628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

7、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与《内经》同时期的《难经》,亦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书名叶的“难”,是质难的意思.即问答之意。全书共自81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该书用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和治法等。尤其住脉诊和针灸治疗方而.其内容件《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五十二病方》大约成书于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3、《伤寒杂病沦》的问世,创立了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伤寒杂病沦》为东汉未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编著。后世尊称《伤寒杂病论》为“方术之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