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

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

ID:16857053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_第1页
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_第2页
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复习指导(二)关于阅读如何阅读记叙文(一)初读文章。认真阅读一两遍,大体读懂文意。(先不要读文后的问题)所谓“大体读懂”,就是说,知道这篇文章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写的是怎么一回事,能说明什么。大体读懂的标志:明确六要素,理解中心。时间、地点。在有的文章中并不是单独、明确的点出来,而是隐在叙述或描写中。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仔细,尤其是在开头部分。如《模拟试卷》18页《市长和女儿》开头第一句“马市长吃过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这是一句典型的叙述,说的是:“谁在做什么。”可就这么一句叙述,就点出了时间地点,

2、换句话说,时间地点就隐在了这叙述之中。“吃过午饭”也就是“午饭后”。所以,对于时间地点这两个要素,不可以死板的去找“某年某月某时”,“单独明确”的时间;“东西南北”、“省市地县”等地址。人物。要明确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其他人物;要明确人物的身份、地位、主要特征等。阅读时要注意人物刚出场的介绍,尤其是介绍人物的语句中的修饰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物。如,我们熟悉的孔已己,其修饰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就直接揭示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再如《模拟试卷》42页记叙文开头一段“巍峨的大山,穿着威严的华装,显示它至高无上的存在和生命的永

3、恒。跳跃的山溪,一路嬉闹喧哗,唱着歌儿,从大山的脚下流淌而过。”对大山描写用的修饰语“巍峨”、“威严”、“至高无上”就揭示了大山的特征,高大雄伟的山体、穿着威武庄严的漂亮的服装、不可动摇的最高地位。对山溪描写用的修饰语“跳跃”、“嬉闹喧哗”也同样表达了它的特点:活泼、乐观。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如何确定起因、经过和结果?要依文章的内容来确定。对于一些

4、中间环节的内容,是划入上面还是划入下面,原则是看这些中间环节与上面联系紧密,还是与下面联系紧密。如《模拟试卷》26页《父亲》一文中关于“起因”与“发展”的划分。文章的第一段有这样几个情节:①一位老人突然病危,被送进医院;②老人在院中不停的呼唤儿子;③医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红十字会找到老人的儿子:④儿子赶往医院。第二段的情节是:护士将老人的儿子带到病床边。不需详细分析便可看出,第二段已是进入了情节的发展阶段,起因应在第一段中。第一段中情节②③④都可视为情节①与第二段情节之间的中间环节。那么这几个情节如何确定其归属呢?还要从内容来确

5、定,看这几个情节的内容与上、下两个情节的内容结合是否紧密。我们分析一下便可看出:情节①说的是:老人如何,主语是老人,第二段情节说的是:护士如何,主语是护士。情节②说的是:老人呼唤儿子,主语是老人,情节③说的是:工作人员找到儿子,主语是工作人员,情节④说的是:儿子到医院,主语是儿子。显然,情节②与情节①联系紧密,情节③④只能归入下面了。另外从情节(或逻辑)上分析也是如此,老人入院、呼唤,就是工作人员找儿子的原因,才能使儿子来到病床前。“经过”和“结果”也是如此。还以这篇文章为例。通过内容,我们知道,“年轻的陆战队员”并不是老人

6、的儿子,而神志不清的老人却将他误认为儿子,直到老人离开人世,年轻的陆战队员离开医院前才道出真相。结尾又用了两段文字交代了老人真正的儿子和对这事的评价。便很容易确定经过和结果的划分。在初读阶段,如没有明确的概括中心的要求,可以不概括,但必须要大致理解,即能感觉或大体说出来文章所反映的是什么。theprovisionsof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engineeringqualitysupervisionandquality...2.4.1.1theunitworksacceptancerateof100

7、%,thequalityevaluationofatotalscoreof95orabove;2.4.1.2regulatedWeldingNDTinspection100%,regulatedweldingapassingrateof>99%,andweldbeadappearance;2.4.1.3boilerhydraulic(二)细读文章。在整体了解内容和理解中心的基础上,结合问题仔细阅读。一篇记叙文可提的问题很多,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几方面问题:是否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是否能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

8、路;是否具备归纳、概括的能力;是否能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等,综合起来也就是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而理解又是表述的基础,所以我们强调多读,反复读,仔细读,读的遍数够了,就没有什么问题不能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道理就在此。考试时,由于时间有限,就需有针对性的细读。我们还以《父亲》一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