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ID:16865600

大小:23.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5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1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2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3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愈发趋进大众化。大学生毕业生数量愈发庞大。就业成为大多数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面对如此庞大的求职群体,现实世界能否为其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尤其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下,其具体的就业现状究竟如何?求职大学生能否符合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是否能找到称心如意的人才,这都是我们亟待了解的信息。国家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收效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究竟要何去何从。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用人标准国家政策一、2006年~2010年的大学生年内就业状况调查2006年,我国

2、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空前的413万人。据新浪网的在线调查,毕业半年内已经与用人单位签约了及有签约意向仍未签约的大学生所占比重为49.81%,没有马上就业意愿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所占比重为27.25%。从06年度就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其严峻。而200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495万,相比2006年增加82万,增幅高达19.9%。全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与06年持平,保持在70%左右。从数字上看,每年都有30%左右毕业生无法在当年找到工作。其中,全国的211院校及985院校在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上要明显好于普

3、通院校,可以达到80%以上。08年出现了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据教育部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57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将继续增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称:“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再加上几年来屡见不鲜的“被就业”风潮,真实的状况可能更加令人堪忧。针对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专家估计截止2009年底共有15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率仅为75.4%。加上CPI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势必对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比

4、往年更加严峻。而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610万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的同时,国际连续出台了各种政策以保障及促进毕业生就业。进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社会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仍未消退,失业率将进一步加剧。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直面就业问题的毕业生数量可见一斑。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布者麦可思(MyCOS)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

5、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年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约86.6%,比2009年高1个百分点,比2007年低0.9个百分点。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分析研究(一)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大体呈现以下三种考虑:“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及“继续深造”。而持有“先就业后择业”想法的大学毕业生将近半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的面前,可以将此视做一种成熟,但多少又伴随着一丝无奈。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考取研究生,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

6、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继续学习深造。究其原因:一是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更加高的知识层次和更全面的个人素质。二是就业岗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抬高了门槛,为了在残酷的

7、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需要更高的学历及能力。三是心理因素,一些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暂时性地回避眼前问题的情况也必须考虑在内。这一现象确实值得深思,它带来了哪些利弊?反映了哪些问题?更高的文化水平,更加完善的知识储备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就业的筹码,但不少大学生选取考研的道路是出于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的忧虑。这是一种主观的风险回避。它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欠缺,无法勇于承担来自社会的压力。并且,宏观上这无助于缓解大环境上的就业压力,势必造成潜在求职者的增加,加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帮助大学生认清问题所在,疏导大学生的心理

8、压力。(二)就业地区选择:首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