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ID:16922274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5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_第1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_第2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广德县为例一、基本情况广德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发展轨迹独特,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一是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据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在全县9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达79项,传统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在广德县都有遗存,且覆盖面涉及全县所有乡镇。通过筛选与整理,共采录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这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21项(分民间传说16项、民间故事1项、民间歌谣2项、民间谚语2项),民间音乐6项(主要是民歌)

2、,民间舞蹈4项,民间戏曲2项,民间手工技艺7项,人生礼俗2项,岁时节令1项,民间信仰3项,民间知识2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项。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将张复菜刀、祠山庙会、太极洞传说等11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这项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广德民歌、四合火狮子、皖南地花鼓等6个项目正在申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遗产名录。二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源远流长的广德祠山文化,自西汉末年发源至今已历时两千余年。在这期间,以祠山为核心的庙会集市、民间传说蕴藏于广德乡里,流传于民众之口。其中祠山爷张渤治水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据《广德州志》卷十三载:“张渤…

3、…欲自长兴之别溪凿河至广德,以通舟楫,工役将半,遂遁于横山,人立祠祀之,又有埋藏之异”。后来,先后历经西汉宣帝、唐玄宗、明太祖等八位皇帝的敇封,张渤这位治水先贤逐步被民众尊称为“祠山大帝”,并形成了以广德为中心覆盖近半个中国、佛道合一的独特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广德人民治理水患的渴望,体现的是广德人民不畏困难的达观态度,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再如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张复菜刀,属世家传承制作工艺品,有着数百年生产经营历史,其技艺十分精湛、独特,所生产的菜刀异常锋利,且经久耐用。据考证,张复菜刀的始祖——陈氏家族的师傅们因打制铁器非常有名,被清朝

4、太平天国起义军请去制作各种兵器。太平天国覆亡后,他们流落在浙江永康,陈氏后人于1924年携带家眷来到广德,并再次操起旧业,经其后裔代代相传,这项独门绝技便得以传承下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一斑。三是文化多样性态势明显,群众喜爱度高。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德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他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且分布广泛,形式独特;同时,由于广德是个移民大县,土家文化和客家文化以及客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共融共生,丰富了近代广德经济社会文化的内容,使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多样化的局面,这些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广德人民较大程度的认同和喜爱。如广德县的“皖

5、南根雕”,以靳朝晖为代表的一大批皖南根雕艺术创作者深受皖南山水的影响和启发,作品制作工艺精湛、独特,极具创作灵性,多次在国内行业大展中获奖,今年五月,央视7套《乡土》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再如,“邱村民歌”中的“车水号子”和“薅秧号子”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

6、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歌词简明易懂,音调婉转悠扬,极富韵律。还有广德的“花鼓戏”、“龙灯”、“地花鼓”、“火狮子”、“旱船”等地方戏剧文化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分布不均,山区明显多于畈区。广德南部乡镇的地势属天目山余脉,多是山区,城区及北部乡镇多是山区或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属畈区。南部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显多于畈区。广德县采录的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约有33项分布在南部乡镇,约占总数的67.3℅。一、存在问题一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广德县尚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统筹;有些乡镇虽然在相关文件上

7、提到设立专项资金,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时遭到挤占。由于经费紧张,许多征集到的资料,不能有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挖掘和整理,有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不能得到有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或补贴也不能及时到位,有时甚至连开展申报工作也要到处筹措经费。广德县至今尚无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为省级名录。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首先是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县文化馆,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却寥寥无几。广德各乡镇文化站由于平时工作涉及面广,对普查、保护、申报、传承等工作只是代为管理。其次是专业传承人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