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ID:1694292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6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_第4页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工业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一、当前我国工业化的现状及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500多个行业门类齐全。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连续保持在4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带主要贡献力量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我国工业产品已有200多种。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微机等领域,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然而,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

2、然存在。一是产品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关键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二是资源耗费严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人均消费的能源只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七分之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有机污水排放量已占世界第1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2位。即使国际社会不就环境问题向我国施压,我国自身的环境容量也难以持续容忍这样大的污染排放。三是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

3、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5处于国际分工末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一定程度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数额占8成以上,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占到79.8%。二、原因分析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较低。一是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2009年,我国全部制造业研发强度为4%左右,其中制造业100强研发强度为4.59%,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在2002年左右就已经超过了7.0%,最高的日本已经达到10.1%。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少。彩电、手机、台式电脑等产品产量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等产品必须向外国专利持有者支付相当于售价20%-40%不等的费用。三是高端加工技术和工艺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如我国热处理与表面改良技术与先进国家间的差

5、距在15-20年以上;精密形成技术方面,如国外已可生产重量公差1%以内的轿车连杆,我国只能做到3%左右。2、发展方式粗放,以规模扩张为主,过度消耗能源资源。一是工业依靠规模扩张的基本发展路径没变。近年来,石化、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热潮,多种工业产业产能过剩。二是资源能源过度消耗。我国GDP和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均不到10%,但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却分别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0%、26%和50%,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强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生产要素过度消耗。如土地利用,loanapprovalandpos

6、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5美国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投资量是我国的3倍,德国是我国7倍,日本和英国则高出我国数十倍甚至上百倍。此外,持续30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走到尽头,劳动力的无

7、限供给将逐步成为历史。四是环境污染严重。2007年,我国的二氧化硫和有机污水排放已居世界首位,200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又跃居世界第一位。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环境污染强度大的重化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并据更大的比重,势必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压力。3、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工业竞争力不足。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仍然是资源分配的主导者,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率很难再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方面导致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效率提高动力基本来自非国有部门,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趋势,以至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整个国有企业部门

8、陷入了盈不抵亏的困境。另一方面导致非国有经济很难发挥效率优势。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各级政府仍拥有分配重要经济资源的巨大权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