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ID:16947086

大小:35.1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8-26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3页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4页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方案一: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3)研究制定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校深入推进教改、促进内涵发展的要求。我国很多教育发达的地区和优质名校,都有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把推动课堂改革作为“教育系统一号工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形成“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江苏省杨思中学

2、历经多年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先教后学,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成为全国名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国名校。反观我省我地区几乎还没有推出符合本土特点、旗帜鲜明、效果明显的有效教学模式。在一浪接一浪的学习大潮中,也少有学校能将“他人之长”成功移植,更毋庸说“青出于蓝”了。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点,严格说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太可能“现学现卖”,有的也甚至很难“活学活用”

3、。我校应该立足校本、立足教师资源特色、立足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理念,处变不惊。先发现、分析现状和问题,鼓励各学科中理念科学、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认真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亮点和风格,后集全校及至借专家之力全力提升、打造“成功模式”,有序地推广。2、目的、意义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能有效地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相互衔接,有助于丰富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新模

4、式与课堂教学的评价相统一。最为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研究的开展将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有效校本教研,反思日常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二、研究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2、教育心理学理论。3、课程标准。三、研究内容1、文科与理科有效课堂教学流程研究2、不同学科新授课与复习课、试卷讲评模式研究。3、各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增加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如,语文可分:文学作品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教学、写作指导、写作评改、选修单元教学模式等)四、研究目标:(预期目标)1、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

5、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成效目标:规范各科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推广文、理科各一种可学习借鉴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教师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创新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学生目标: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5、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

6、方式,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需要。五、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运用、计划、行为、观察、反思四个基本环节,建构适合新课程标准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要求的适应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并不断修正与完善。2、调查法主要采用问卷、访谈、测验等多种形式。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师生进行问卷、座谈等,对比研究成效,及时了解研究的多种信息,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3、实验法根据我校课堂教学现状,设立实验班,让研究能力相对较强的语、数、英等学科先行一步,并在其他学科中相继跟进,在实践中形成切实可行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大面积

7、的推广与运用。4、文献法在研究过程中,借用文献检索、收集、鉴别以及文献的研究与运用,积极吸收他人成果,及时了解当前其他地区对课堂模式研究进展状况,从而保证我们的研究,始终走在理论与研究的前沿。六、研究进度和时间安排本研究自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历时一年时间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2月)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各教研组长拿出本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具体方案及分工明细。3、动员相关主要负责人,并制定奖励考核办法。4、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国内外著名的教学模式(流

8、派),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国内各地区、学校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范例);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为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1、研究制定各学科、各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操作流程和具体办法。2、应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利用“一课多轮课例研究”方法,不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模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