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

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

ID:16950534

大小: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6

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_第1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_第2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_第3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循环经济的低碳发展框架0引言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人类社会经济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以资源的无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为前提的,是一种畸形的增长方式。为了推动经济增长,人类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终于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作为人类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于是,有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用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在目前阶段,我国发展

2、循环经济还存在三个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1)国际碳减排压力巨大。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稳定在280PPM,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一直处在快速上升的趋势,而地球大气层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1]。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凡特·阿累利乌斯认为,化石能源(高碳能源)的燃烧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将达到550PPM,这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气候频繁等,极大地扰乱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2]。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由

3、于我国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表1所示),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并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2)国内碳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我国能源总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左右[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2004年对外依存度达到近十年最大。石油进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势必使我国经济受制于石油出口国,也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

4、会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3)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资源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003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单位GDP水耗是发达国家的5.1~35.8倍[4]。在资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环境污染的压力更为严重,经济社会运行的生态成本进一步扩大。有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5]。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该年度中国只有31%的城市符合WHO的空气质量标准,却有30%的地区受到严重的酸雨影响[6]

5、。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表11980-2020年世界主要地区GDP与CO2排放比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地区

6、历史数据预测数据198019902002201020152020中国19431252605570500436印度312346324272242212美国917701571501459423日本497348359310291274西欧624471377333307281数据来源:EIA:InternationalEnergyOutlook2005(单位:吨/百万GDP美元)图11985-2005我国石油消费及进口量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1986-20061循环经济现状1.1实践现状指标分析今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7、)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中国消耗的资源已超过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在中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形势紧迫。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

8、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