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

ID:1698454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_第1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_第2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_第3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_第4页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贵州省195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教育确实对西部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经济增长对各类教育指标也有显著影响。从短期来看,只有政府教育支出对总产出有显著影响,不过该影响为负,即政府教育支出增加1%会使得总产出减少0.13%。此外,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在短期内对总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2、 关键词:经济增长;教育投资;人力资本;西部经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一、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西部经济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了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成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2000年3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正式开始运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了11年。在这11年里,西部12个省市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并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东西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要实现西部经济的全面崛起,除了实行各种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外

3、,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裕或资本存量的多寡,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又离不开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教育才是西部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在西部大开发的11年里,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实现了西部“普九”的突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增校舍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两免一补”政策广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这些成就使广大农村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在国家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计划、“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一

4、系列专项工程中,中央累计投入的360亿元多数投向西部地区,带来了西部办学条件的显著改善。  考虑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对西部教育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我们不禁要问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既然教育对西部经济发展这么重要,那么政府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到底能对西部经济增长起到多大作用?二是教育投资属于长期投资,那么在短期内,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多少?第三是教育基础设施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是怎样的,到底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还是经济发展后产生了对教育基础设施的需求?回答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鉴于此,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

5、模型,利用贵州省195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西部地区教育投入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有许多经济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描述过教育能够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真正把教育当作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来分析的经济学家是索洛(Solow,1957),他把资本和劳动力这些传统生产要素作用外无法解释的“残余”贡献归功于技术进步,间接地肯定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然而在索罗模型中,技术进步是外生决定的,这个假定限制了该模型的解释力。[1]随着教育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

6、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自此该领域涌现出大量相关文献。Schultz(1961)、Denison(1962)及Becker(1964)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2][3][4]罗默(Romer,1990)和卢卡斯(Lucas,1988)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明确把教育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并认为教育通过两个主要的途径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5][6]曼昆(Mankiw,1992)提出了“扩展索罗模型”,巴罗(Barro,1991;1997)提出了“扩展新古典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人力资本作为独立的投入

7、要素被引入到总量生产函数中,通过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导致产出的提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7][8][9]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斯宾塞(Spencer,1993)成功地将信息不对称的思想引入到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中,提出了“教育甄别假说”[10]。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理论也被用于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们发现教育具有类似于出口的性质(HavemanR.HandB.L.Wolfe,1984;B.L.WolfeandZuvek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