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

ID:16986218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6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_第1页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_第2页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_第3页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_第4页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全麻手术的应用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效果的比较付金厚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473010【摘要】目的评估喉罩(LMA)和气管插管通气气道管理效果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70例病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全麻(Ⅰ组),对照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Ⅱ组)。观察两组病人在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MAP、HR)及呼吸状况(SpO2、PETCO2),3分内置放通气装置的成功率,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口腔粘膜损伤、咽喉痛的发生率),体位变化时通气道需重新放置的发生率。结果在通气装置置入、维持及拔管期间Ⅰ组比Ⅱ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两组呼吸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操

2、作简易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Ⅰ组远高于Ⅱ组;并发症差异性显著;耐受性Ⅰ组远高于Ⅱ组,且吸入麻醉药浓度较低;在通气装置可靠性方面,Ⅱ组远高于Ⅰ组。结论喉罩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麻通气方式之一,其操作简易并发症少,能有效节省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困难插管中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通气方法。【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全麻;血流动力学;耐受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30kg/m2,男27例,女43例,年龄18—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

3、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72岁择期手术的病人,无经口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禁忌症,其中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4例,乳腺癌根治术29例,锁骨或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每一种类手术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心血管和肝肾功能异常,无呼吸系统疾患(包括口腔、咽喉、气管和肺)1.2方法: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输

4、液通路,连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两组均于操作前5分吸氧,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2u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Ⅰ组不用肌松剂,待患者意识及自主呼吸消失后,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根据患者体重选用喉罩型号30—49kg3号,50—69kg4号,70—89kg5号。根据以下标准确定气管导管喉罩位置是否正确:(1)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2)正压手控通气时无异常气流从口内发出;(3)出现标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

5、压(PETCO2)波形,符合上述标准后放置牙垫妥善固定。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通气频率10—12次/分,PETCO235—40mg,气道峰压不超过20cmH2O.麻醉维持用药: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0.2ug/kg.h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入。术中患者有体动则追加维库溴铵静脉推注。记录诱导前(T0)、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即刻(T2)、之后3分(T3)、6分(T4)、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ETCO2、SpO2,拔通气装置的反应(如挣扎、呛咳等),记录术后24小时咽痛

6、的发生率。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7、P<0.05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血流动力学的比较两组MAP和HR的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插管后即刻、插管3分、拔管后即刻的MAP和HR均较Ⅱ组低(P<0.05),见表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化(χ±s)组别时间MAP(mmHg)HR(次/分)ⅠT075.0±6.572±13T164.3±7.563±12T285.6±7.580±10T379.6±7.270±15T474.5±6.864±12T582.0±8.363±15ⅡT076.0±7.282±10T168.5±9.758±6T2117.2±23.2※1102±26※2

8、※3T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