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就要唱着过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

ID:16990457

大小:9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6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_第1页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_第2页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_第3页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_第4页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好日子就要唱着过——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乡村文化调查杨克忠(2011年7月)《光明日报》(2011年10月31日07版)银达镇银达村村民在村里的礼堂表演舞蹈。本报记者宋喜群摄编者按甘肃省肃州区银达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50多年长盛不衰,历久弥新。本报8月22日头版头条对银达镇群众文化活动做了重点报道。中共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对银达镇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深入调查写成此文,希望能对各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起到借鉴作用。7月16日上午,中央领导兴致勃勃来到甘肃肃州区银达镇视察,充分肯定了银达镇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成果,银达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抓得早,是一个老典型,能坚持50多年长盛不

2、衰、历久弥新,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群众的热情参与。强调有关部门要深入总结经验,研究出台政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并不断发扬光大,大力支持银达的文化发展……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

3、k'scredit60年的光辉历程物丰水美、地灵人杰的银达,犹如一颗镶嵌在酒泉大地上的文化明珠,近60年来,沐浴着毛主席按语的光辉,乡村文化事业生机勃勃、历久弥新,走出了一条深深扎根于田野,散发着浓郁乡韵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初,翻身得解放的银达农民和全国的劳苦大众一样,积极投身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大潮,但目不识丁的银达农民很苦恼,看不懂书、分不清数。因此,学文化成为当时银达农民最迫切的需要。“为学一个字、耐守半夜寒”,“吃罢饭,洗了锅,抱上娃娃上冬学,不但学识字,还要学唱歌”就是当年银达农民业余生活的形象描述。在轰轰烈烈扫盲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农民们还

4、创建了自己的业余剧团,演出的《红布条》、《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张莲英入社》等戏剧曲艺唱得红红火火,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红红火火的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受到了省、地、县委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不失时机地总结了银达农民学文化的经验,驻乡干部车宏彰与黄显德撰写的《银达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收到了成果》,于1954年在《甘肃日报》上发表。银达农民业余学文化促发展,推动合作化的经验,成为甘肃省合作化的先进典型加以推广,并且引起了党中央的关注。1955年,毛主席在审阅《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对车宏彰、黄显德总结概括的《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颇为注意,并亲笔

5、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光辉按语——“本书谈文化工作的篇幅不多,这一篇算是好的。为了要在七年内,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消灭文盲,适应农业合作化的迫切需要,一九五六年各地就要做出全面的安排,并且完成第一年的计划”。领袖的关怀,按语的光辉,无疑为银达乡村文化蓬勃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使银达乡变成了全国闻名的“文化乡”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

6、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1958年,银达乡扫盲工作通过省上和国家验收,成为酒泉第一个“无文盲乡”。改革开放后,银达文化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春天,随着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文化活动日新月异,农民逐步知识化、科技化。镇上率先建起了文化中心,村村建起了文化站,组组建起了文化室,图书拥有量、年订阅报刊数、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60%以上的农民建起了家庭科技图书柜。农民业余剧团的各种乐器、演出服装和道具日臻

7、完备,结束了五十年代“升底子当干鼓、犁栓子当梆子”的历史。目前,银达镇的文化活动已由被动接受型转向主动参与型,全镇建起了5个农民业余艺术团,1个农民体育协会,38个群众自乐班,14个歌舞班,14支社火队,82个农民文艺演出小组,136个家庭演唱队,发展各种文化户3210多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42.5%。佘新村农民张志成一家是典型的文化之家,一家三代17口人建起了银达最早的家庭文艺队,《赶集》、《逛新城》等12个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每逢春节村上组织文艺演出,张志成一家的表演既是保留节目,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