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

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

ID:1700457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_第1页
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_第2页
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_第3页
资源描述:

《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大豆未来价格的因素中国是世界上大豆生产、消费和进口的大国,大豆也是中国四大粮食品种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品种,大豆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需要一个市场来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大豆期货正是应运而生。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加入WTO,中国大豆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内大豆价格同时受国内、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国内外经济、政治、农业、金融等政策的共同影响,决定大豆价格变动的因素更加复杂。再加上3%的低关税以及国外大豆竞争,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国内大豆价格波动更加频繁、剧烈,大豆生产、流通、加工企业面临更大的价格风险。因此,研究和

2、探讨中国大豆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变量对其的影响程度以及由此探讨提升中国大豆市场运行质量、促进其功能充分发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从宏观经济,大豆的供求关系,大豆的种植面积以及天气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大豆未来的价格的因素,具体如下:一、宏观经济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周期性交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发生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因此,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而非局部经济的波动。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国民收入,经济周期也就表现为国民收入的波动,并由此而发生产出

3、、就业、物价水平、利率等的波动。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大豆的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二、大豆的供求关系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大豆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目前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十年前美国大豆产量还牢牢占据世界大豆产量一半的份额,之后,美国大豆产量占世界

4、产量的份额连续下降,目前,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总产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占全球大豆产量份额最大的地区。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

5、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目前,世界的大豆生产大国同样也是大豆消费大国。全球主要大豆消费区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欧盟,全球大豆次消费地区在墨西哥、印度、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中除印度略有一些大豆产量以外,其他国家均不是大豆生产国,因此他们的大豆消费来源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大豆需求主要分为榨油消费、食用及其他工业消费、种用和出口。在大豆需求量的构成中,从榨油消费量来看,比重持续上升:从食用及其他工业消费量来看,比

6、重持续下降,从种用大豆的需求量来看,变化不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大豆需求量的增加主要是榨油大豆需求增加引起的。此外,库存也是影响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因此,研究大豆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大豆价格的运行趋势。一般地,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供给宽松,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供给紧张。三、种植面积20世纪30年代中国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中国的大豆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90% 以上。50年代堪称大豆生产的黄金时期,大豆获得了快速发展,1957年种植面积

7、达到1270万公顷。但随着人口增长,中国长期面临粮食供给严重不足的巨大压力,粮食生产的中心任务一直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主要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和生产者在制定粮食生产计划时重点向产量较高的水稻小麦和玉米倾斜,大豆的种植面积物质投入以及科研投资受到限制。中国大豆生产在20世纪60年代后处于徘徊和停滞状态,1957—1979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了43%。随着80年代初期给予农户生产自主权后,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上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在800万公顷水平波动。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大力促进大豆生产的背景下,大豆种植面积开始持

8、续增长,2000—2007年,年均大豆种植面积保持在925万公顷左右。其中2005年最高,为959万公顷,但仍小于1957年的1270公顷和1961年的1001万公顷。四、天气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