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ID:17010983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6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劳动经济学(Laboureconomics)课程类别BA公共基础课B专业基础课C专业限选课D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共32学时(2学分),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课内实验教学0学时适用学科专业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考核方式考查责任审核人签字院长:教学院长: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能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劳动经济问题;(3)能运用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

2、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内容有: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理论;劳动力管理理论;劳动组织理论;劳动报酬和劳保福利理论;劳动计划理论及劳动经济史等。三、知识点(一)基本知识点1.基本概念: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力供给(需求)弹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非自愿失业;2.工资原则和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的主要因素;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4.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及歧视的类型分析;5.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6.掌握劳动关

3、系的概念和类型。(二)重要知识点1.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个人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市场劳动力供给决策中的影响程度;2.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及主要形式;3.劳动力需求变动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区别、最佳劳动力选择的条件、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4.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的形成过程、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现象;5.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劳动力流动机制和规律;6.区别就业、自然失业、充分就业、隐性失业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四、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能从经济学角度

4、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劳动经济问题。3能运用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二)能力要求要求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分析能力、逻辑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三)素质要求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

5、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要求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及时总结学习体会。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一)教学模式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紧贴社会热点问题;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二)作业要求1.课程论文1篇(3000字左右)2.小组作业1次3.个人作业2次六、成绩评定及权重分配卷面(50%)+考勤(10%

6、)+课程论文(20%)+平时与作业(20%)七、学生学习建议(一)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 (二)学习建议1.认真参加课堂授课和讨论;2.认真阅读指定资料,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和课程论文;3.结合生活中的劳动问题,学习用劳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第一部分劳动经济学概论(2学时)一、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0.5学时)劳动经济学的起源、发展与理论基础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1学时)劳动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0.5学时)研

7、究劳动经济学的一般方法与前沿问题第二部分劳动力供给(6学时)一、劳动力供给概述(2学时)劳动力的界定、劳动力供给的假设与类型*(难点):包括无线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和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二、个人劳动力供给(1学时)劳动力供给的时间约束和效用分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难点):包括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三、家庭劳动力供给(2学时)家庭生产理论、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供给(难点)、劳动参与的周期变动四、社会劳动力供给(1学时)社会人力资源状况(重点)、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8、因素与供给的度量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