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

ID:17012819

大小:25.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6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_第1页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_第2页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_第3页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_第4页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塘房中学语文月考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清晨,驻足雄伟壮丽的运河桥上,dì()听桥下chánchán()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宿迁已旧貌已换新颜!2.根据课文默写(5分)①,,盖竹柏影也。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③,一览众山小。④几处早莺争暖树,。⑤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来形容:,。3.名著阅读(4分)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

2、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2分)(2)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2分)4.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广告:“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

3、的看法。(2分)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5.假如你是导游,请你选择家乡一个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100字以内,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引起游客的遐思。(

4、3分)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春  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二)阅读与理解(50分)一、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5、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

6、;(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7.[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10.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

7、然”的情绪?(2分)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