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学案13

第六单元 学案13

ID:17027215

大小:1.99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26

第六单元  学案13_第1页
第六单元  学案13_第2页
第六单元  学案13_第3页
第六单元  学案13_第4页
第六单元  学案13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学案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案13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一、建国初外交方针的制定及背景1.外交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背景(1)二战后,以苏

2、联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和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的对立和斗争。(2)新中国的诞生,获得了民族独立。3.具体内容(1)“另起炉灶”(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3)“________”二、建国初的外交成就1.建国的第一年里,与________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初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1953年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提出过程: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

3、一次提出。(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___________。3.1954年参加__________。(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________________高涨的形势。(2)会议转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____________”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3)意义:该会议加强了中国同

4、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三、20世纪70年代的新突破1.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1)背景(2)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____________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改善原因: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

5、ofchecks;(B)whetherdoubleinvestigation;(C)submissionofprogramcompliance,investigationorexaminationofwhetherviewsareclear;(D)theborrower,guarantorloans中美双方共同的要求(2)过程)3.1972年中日建交(1)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__访华,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4.成果: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

6、国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____________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四、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建树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外交目标的调整:反对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2)调整的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____________为中心,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2.主要外交成就(1)开展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维和行动、禁核、裁军。)(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2001年,在上海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3)积极发展

7、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中俄等六国在上海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中国积极参与其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问题思考】议一议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政策是否矛盾?为什么?          读一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1)包容性: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forthequalityofreviewsandreview.Article26threview(a)theCCRAcompliance,whethercopiesofchecks;(B)whet

8、herdoubleinvestigation;(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