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

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

ID:17074948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7

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_第1页
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_第2页
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_第3页
资源描述:

《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和慢性鼻炎的预防及症状众所周知,人体有五官,而在这五官当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就是鼻子的健康,很多人甚至不把鼻炎、鼻窦炎等鼻病当回事,觉得治不治无所谓。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鼻炎不治的话最后影响的并不仅仅是鼻子,它还会波及身体其他器官,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所以,对于鼻炎这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大家千万不要忽视,鼻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的鼻炎呢?下面专家诠释:急慢性鼻炎差别武汉民生耳鼻喉医院专家介绍说,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鼻炎的表现多种多样。从

2、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那么,如何区分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呢?专家诠释:急慢性鼻炎差别一、急性鼻炎:专家指出,急性鼻炎主要是急性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可有全身症状;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见。病情一般经过7~14天便逐渐好转。抵抗力强者可不治自愈。常见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为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粘液脓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热和全身不适。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有分泌物,本症应以预防为主。急性鼻炎的预防:locatedintheTomb,DongSh

3、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1、避免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受凉、饮酒、吸烟等;这是因为,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鼻粘膜调节功能差,防御功能低下,病毒乘虚入侵导致发病。中医多认为是风寒之邪入

4、侵体内所致。2、增强抵抗力: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不良条件的适应能力,如晨跑、冷水浴或冷水洗脸等,提高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并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及全身其他慢性疾患。3、中草药预防:受凉后,可及早服用生姜红糖水以驱除“寒邪”。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荆芥、防风、板蓝根、生甘草等配成的中药,以减少发病机会。4、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在冬春寒冷季节或感冒流行期间,外出须带口罩,避免公众集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对发病者作好隔离工作。对污染的室内,可以白醋瑟蒸空气消毒。二、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常见的多发病,主要是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与合并

5、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为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很常见,轻者称为单纯性慢性鼻炎,重者称为肥厚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堵塞,轻者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重者为持续性,鼻分泌物增多。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鼻道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严重的肥厚性鼻炎由于组织增生,粘膜表面凹凸不平,下鼻甲呈桑葚状变化,中鼻甲粘膜呈息肉样变。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

6、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慢性鼻炎的预防:1、预防慢性鼻炎的发生,重点是做好对急性鼻炎的治疗,防止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转化为慢性鼻炎。2、在使用滴鼻液时,应注意药液的渗透压、pH值,浓度应适宜,不可长期大量不加选择地滥用滴鼻液,而应接专科医师的指导正确使用滴鼻液,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或加重原有鼻炎的病变程度。以上就是武汉民生耳鼻喉医院专家对急慢性鼻炎的差别的详细介绍,希望这些

7、可以给您一些帮助。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