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为什么辞职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

ID:17083036

大小:25.9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27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_第1页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_第2页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_第3页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_第4页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奇帆为什么辞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黄奇帆为什么辞职  12月30日9时49分,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经表决决定接受黄奇帆辞去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职务的请求,任命张国清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理市长。那么黄奇帆为什么辞职呢?下面小编整理了部分关于黄奇帆的相关介绍资料,大家不妨参考下。  众所周知,重庆的GDP增速已经连续两年(XX、XX)位居全国第一,而且今年有望继续保持。但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贵为直辖市的地方,在过去5年,她的房价却只涨了12%,其房价涨幅不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大大低于其他可能不如其城

2、市经济实力与活力的小兄弟城市。  还有两点可能让其他城市居民无比羡慕的是:到今天为止,重庆依然是全国一二线城市中唯一没有执行过限购政策的城市,并且其经济发展速度与居民收入增幅也大大跑过了房价涨幅。过去五年,重庆GDP从XX年的7925亿元涨到XX年的15719亿元,升幅为98%;居民人均收入从XX年的17532元涨到XX年的27239元,升幅为55%,是房价升幅的差不多5倍。到今天为止,重庆房价收入比还不到10,也就是平均工作不到10年,就可以买得起房子。  不限购、也不限贷的黄市长,既不欢迎房价高

3、企削弱城市竞争力,也心疼他那些收入有限的市民们,发自内地希望他们都能乐业安居。所以,他总是在这两个目标之下艰难地寻找着平衡。不限购,也不限贷,是他希望真正需要房子的市民,能够人人平等地拥有购买房子的权利。但自由的同时,他一刻也没停止对房地产市场的关照,而且打出一套套直面现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组合拳。  在5年前举办的一次市长论坛上,黄市长曾介绍自己hold住房价的法宝。他说:要将房地产价格调控到理想目标,必须在“供求平衡、土地价格、税收分量、金融杠杆、配置格局”五个关键环节做文章。重庆这么多年,也

4、就是靠这些办法取得了这个让全市人民感恩的成效。其中,核心的核心是供求平衡、土地价格、与配置格局。其他的两项,更多是为了把这三个要素做到更好服务的。  如果这三项搞不好,通过其他来解决,就会本末倒置,就会走成一些限购城市如今的格局:你即便把房价控制住了,但你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大家有房子住?还是房子不涨价,给社会各界一个所谓控制房价有功的好形象?  黄市长是实事求是的人。他很清楚,供应和需求都是决定价格的核心。至今还没剥夺刚需购房者平等购房权的重庆,特别重视从供需两端解决问题。  重庆房价这么稳,首先是

5、不搞奇货可居,按照对需求的估计配足土地的供应。过去几年,重庆主城区的房价一直没有大涨,但其每年新增商品房开工建设和商品房产销面积却一直排名全国前茅,年年都是超过XX万平方米。这背后,是以大量土地供应平衡了大量住房需求,更是以相对低的价格让居民住上了房。  重庆虽然没有限购限贷,但政府始终在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用行政手段来调整房地产市场土地供应、新增投资和新增预售项目供应等要素,进而从整体上控制房地产市场宏观层面的供求关系,并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黄市长说:“房地产是不动产。是资源、是住宅,是

6、老百姓的民生保障。房地产大量的资产和银行贷款联系在一起,当然是个半金融资产,和金融安全密集相关。动态来看,我们把它当商品,就要形成供求平衡:把它当成不动产,就要控制房地产的地价、房价;把它当做资本品,就要对资本品进行资本品对应的物业税、房产税或者其他的各种直接间接的税种的管制。”  有人问,重庆怎么保持供求平衡,黄市长回答:“就在陈和平(重庆市副市长,分管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规划)一支笔上。”所有房地产项目,远的调控土地供应,近的调控审批进度。“房产商买地以后,每个楼盘总要做控制性详规、建

7、设设计规划,这个规划由规划局批,每个单子都要陈和平画圈,我给他说过,如果看这个月房产投资量超过25%,变30%,30%多了,就官僚主义一下,所有房产商报来的规划件别去画圈,压三个月没有关系,如果低于25%,变成15%了,这时候只要有关部门按法规批准,你画圈以后就推出去,建设进度就加快,建设部门也有一些手续上的快慢,政府是可以调控的。”  在此期间,黄市长还总结出一个25%的原则——即重庆市每年房地产投资不能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5%。黄市长认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5%一定供过于求,低于25%又供应

8、不足,不适应城市化,造成房价飞涨影响国计民生。在此之下,他还摸索出一些其他规律来平衡:比如,住宅始终坚持每平方公里1万人;工业园区发展也有一个检验标准,每平方公里要有100亿产值,不糟蹋土地。  人口持续涌入城市的过程中,住房需求一直不断增加,要维持供需平衡,就必须大量增加供应。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多拿地出来。重庆这些年一直在尽量多的供应土地。很多城市都以土地资源有限,耕地红线不能碰为由,搞土地奇货可居。黄市长也不是造土地的,而且也同样不能去碰红线,但他通过创新解决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