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课程标准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

ID:17090968

大小:110.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27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_第1页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_第2页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_第3页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_第4页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班级管理适用专业:初等教育专业(文)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数:64一课程性质及要求班级管理是鄂州职业大学传媒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初等教育专业(文科)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主要阐述什么是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开展小学班级管理?怎样进行小学班级管理?本课程针对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班级日常管理、班级科学管理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班级管理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是初等

2、教育专业(文)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做”“练”“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做”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掌握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使人心悦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

3、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35诚服的说服能力、生动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练”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和具备一定的

4、法律意识。(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立足专业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4)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5)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爱心、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

5、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35(4)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责任意识。(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

6、知识,包括班级与班主任含义、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2)提高学员的班级管理理论素养,形成现代班级管理观念;(3)使学生学会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4)了解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小学班级、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网络与小学生的班级活动、班级管理与儿童的权利;(5)班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小学班级日常管理、小学班级活动管理;(6)学会正确运用班级教育力量管理、加强班主任的自我管理;(7)能进行初步的小学班级管理研

7、究。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

8、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35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教育心理学》培养学生能够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了解当今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学》培养学生组织课堂教育教学、运用教育艺术的能力。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为后继课程《语文教育学》培养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理论指导。四、教学基本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课程教学的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如下: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