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

ID:1711459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_第1页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_第2页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_第3页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_第4页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其它毕业论文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管理学其它论文题目: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探析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对宏观审慎管理的影响,通过分析论证,认为应以央行为宏观审慎管理主体,由央行来主导宏观审慎管理,并在此框架下具体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分工。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主体。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已经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一行三会”的基本格局。在此格局下,如何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并应

2、当由哪个机构作为具体的主体来实施则存在争议。如果不尽快明确一个清晰的负责主体,则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就可能停留在分散状态。本文基于当前监管格局对宏观审慎政策管理的影响,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应该以央行做为宏观审慎管理的主体,由央行来主导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并在此框架下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分工,当然建立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对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影响。  根据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是“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

3、行,具体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则分别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实施具体的分业监管。  实施宏观审慎管理的主体部门应同时具备宏观视野和微观工具。从目前的“一行三会”格局来看,人民银行具有货币发行和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汇率等多项调控手段;但其只有相对较为零散的涉及金融服务领域的监管权,没有较为系统性的监管职权,所以很难实现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监控。另外从银、证、保“三会”的角度来看,这些监管机构虽然拥有微观方面的监管职权,并具有成体系的强有力的防范、控

4、制风险的监控手段以及监管工具,但其在宏观政策的手段和工具方面均还有所欠缺。尽管在2003年,由人民银行牵头,联合“三会”、发改委以及财政部等部门组成了跨部门的小组,着手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开始进行金融稳定方面的评估。“三会”之间也签订了关于金融监管分工与合作的备忘录。但从实际来看,成效并不很明显,主要的原因是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根本无法替代宏观层面上的协调。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宏观审慎管理的职责不明确。由于至今没有正式确立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各分业监管机构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所以阻碍了人民银行与银、证、保三个

5、分业监管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协作与信息共享的机制。因为缺乏完整及有效的系统性监管职权和信息,人民银行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金融系统的运营与风险的累积,难以对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监控,进而影响到其对宏观运行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由此导致央行的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所以说,在当前金融监管的格局下,尽快确定宏观审慎管理的主体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央银行应成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主导者。  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均普遍地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责,维护金融稳定是绝大多数国家央行的重要职能。由此来看,赋予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

6、方面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合理的。  (一)中央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由于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行业性、整体性及全局性的风险,所以仅通过微观层面的审慎监管,是难以有效防范的,必须有宏观层面的审慎监管才能防范。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出了宏观审慎管理在制度层面的缺陷。如果由中央银行负责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则能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一,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部门,能够依靠对经济和货币形势的把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宏观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避免由不同监管机构开展分析而出现的条块分割问题;第二,

7、中央银行可以借助与IMF、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和其他国家央行的合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最后,中央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有利于在统一层面上加强对不同领域金融机构的监管。  (二)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促进货币政策的实施。  通过实施宏观审慎管理,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微观主体的情况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决策能力,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及时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美联储由于其监管职能而使货币政策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其稳定价格的货币政策职能也使银行监管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1〕。  (三)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

8、慎管理权可带来若干正效应。  一是可以使中央银行能够更好地履行其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只有使中央银行主导宏观审慎管理,使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能够有正确的评估和分析,才能促进其有效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才能不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