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

ID:17116128

大小:17.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7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_第1页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_第2页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_第3页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_第4页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  摘要:介绍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鉴定方法及加固技术措施。关键词:基础建筑物框架刚度  地震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会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安全,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严重的还会发生地光烧伤人畜的伤亡事故。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可能引发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截止到目前,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灾害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从古至今,人类始终坚持着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并尝试了各种预测和抗震的方法。传统抗震结构主要利用结构主体结构抗

2、侧力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和耗能来耗散地震的能量,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这些区域的耗能性能。这些区域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都会受到影响,严重者会威胁结构的安全性能。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大都采用匹配结构延性、刚度和承载力的耗能构件,或增设多道抗震设防线来改进结构抗震性能。  通常所说的抗震方法包括地震预报、消能减震、加固建筑物等。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物地基基础抗震加固进行探讨和分析。  已有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应尽量采用不作地基及基础加固的方案。若必须加固地基及基础,则要确保加固方案技术可靠、经济有效,且便于施工。  地基及基础的抗震加固目标如下:  ①使上部结构

3、加固的效果得以有效的利用,而且满足整体结构所需的抗震性能。  ②基础必须能安全承受加固后结构物的总荷载。  ③出现地基下沉或桩的反摩擦力及地震时砂土液化等情况时,建筑物结构性能不致受到过大的影响。  1抗震鉴定要求  进行地基基础抗震鉴定时,应仔细观察建筑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现状,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如有必要应做地质补充勘察或挖坑查看基础现状。  对位于抗震不利地段的建筑物,除考虑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外,还应特别注意岩土的地震稳定性。对产生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陷、溃堤等灾害的危险性应进行鉴定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如有正常荷载下的沉降已趋稳定且现

4、状良好,或沉降虽未稳定,但肯定能满足其静立设计要求者,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对于鉴定地震设防裂度为八九度时的8层以上多层房屋,或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确定的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分别小于100kPa和120kPa的单层厂房、空旷房屋,应按下式验算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  fsE≤ξs·f  式中fsE——调整后的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  ξs——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随土的不同,ξs取为~。  f——地基土静承载设计值,按(GBJ7-89规范)取用。  一些软弱地基或严重不均匀地基,在地震时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开裂。当

5、建筑物建造在软土地基上或因地基处理不当,致使建筑物发生倾斜或墙身歪斜,以及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出现裂缝时,应考虑加固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  2加固技术措施  当地基基础需要加固时,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首先考虑易于实施的、加强上部结构构造措施的方案,必要时才进行地基处理。若液化层为基础的持力层,一般需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宏观经验表明,液化土层具有双重作用,它可以使地基失效,加深震害程度,也可以减小传递给房屋结构的地震能量,避免震害蔓延。  相对于规范、标准的发展,加固技术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从八十年代开始进行抗震加固以来似乎改进不大。引入

6、的新材料、新技术不过是碳纤维加固技术、粘钢技术、高强材料、喷射混凝土技术等。对于建筑物下的液化土层,可选用下列方法对地基或基础进行处理,以消除或减轻因液化而带来的危害。  增设桩基或增加桩数,严格设定桩基。桩基——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这其中不包括桩尖的部分,应按照相关的计算来确定,对于碎石土、粗、中粗、坚硬的粘性土不应小于,其它非岩石最好不小于。  降低地下水位或改善排水条件。  对液化土,可在基础外侧设碎石排水桩,而在室内设钢筋混凝土地坪。  可液化土层较浅且厚度不大时,可采用基础托换法加深基础,并穿过液化土层,置于非液化土层。  深基础——基础底面埋人液

7、化深度以下稳定稳定土层中的深度不应小于。  加密方法——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且处理后图层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应大于相应的下限值,在采用加密大或者是换土法进行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处理宽度的1/5。  对于不均匀地基、软土地基、可液化地基,可通过以下措施增加上部结构刚度,将地震引发的不均匀沉降所造成危害程度将至最低。如果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无法达到抗震要求,就通过托换或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来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往在抗震构件加固处理方面,只着重加强某些构件抗震能力,最终往往造成除已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