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ID:171635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_第1页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_第2页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_第3页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_第4页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管理学成本管理论文题目:试论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本文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组成、分析以及对项目具体功能的规定和建设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LCC;分析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LCC是指设备在预期的寿命周期内,为其论证、研制、生产、使用与保障以及退役处置所支付的所有费用之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技术是从设备、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项目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

2、全过程,使LCC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  二、变电站LCC的组成  当前的这种管理模式把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与维护割裂开来,不仅阻碍了信息传递,也给未来的运营与维护带来困难。变电站LCC指的是变电站经济寿命周期内,所支付的总费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一次投资成本(IC)  一次投资成本(IC),指在变电站建设和调试期间内,在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以前,所付出的一次性成本。  (二)运行成本(OC)  变电站的运行成本,就是指变电站运行期间所花费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能耗费、人工费、环境费用、维护保养费以及其他费用。可用公式(OC=€%d1C1+€%d2C2+…+€%dn

3、Cn)进行估算。  (三)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将出现更多对电敏感的工业。目前,用户对中断供电的抱怨还在逐年增加。供电中断使电力企业减少供电量和售电收人,对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故障引起中断供电损失成本是由多个因素所决定的。年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可用(FC=aWT+€%d€识C€譓TTR)进行估算。其中,€%d为设备年平均故障数;T为设备年故障中断供电时间;W为设备故障中断供电功率;RC为设备故障平均修复成本;MTTR为设备平均修复时间;a为相关用户平均中断供电电量的价值,它随用户的性质、用户所在地区的不同而变化。aWT为断电(惩罚)成本,€%d€

4、识C€譓TTR为修复成本。  (四)工期变化引起的时间成本(TC)  (五)报废成本(DC)  报废成本(DC)指产品寿命周期结束后,清理、销毁该产品所需支付的费用。  三、设计方案中的LCC分析  (一)总平面优化  站区总平面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站址用地面积最小,综合社会效益最优。  (二)二次系统  1、监控系统的配置全部按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参数配置及组屏。  2、在满足安全运行的条件下,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要求统一二次设备接口及二次线配置,减少装置功能的重复,对二次系统进行了优化整合,内容包括:(1)取消了独立微机五防系统,采用嵌入式微机五防系统,与监控系统合

5、一;(2)取消低周低压减载屏、小电流接地选检装置、将其功能纳入站内自动化系统;(3)简化全站打印机配置,采用信息后台集中打印技术;  3、二次系统经整合后,二次屏柜数量减少,35kV、10kV保护测控装置下放到开关柜上,减少大量控制电缆接线。  (三)配电装置选型及优化  采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500kV变电站分册(2011版)》,为半户内方案,并进行优化,在满足规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将电缆进线改为架空进线,符合变电站实际进线条件,比电缆进线节省投资。  (四)变压器调压开关选型论述  真空开关的优越性:  1、依靠真空管熄弧,真空管电寿命高达60

6、万次  2、绝缘油不会碳化,无需在线净油装置。  3、真空管与机械隔离触头同时存在,当真空管出现故障时,机械触头可以起到熄弧作用。  4、整体插拨式结构,油室联结触头无需更换,吊芯、安装、检修简便。  5、滚动方式替代滑动方式机械寿命达150万次。  (五)通用设计、典型设计变电站  全寿命周期理念(LCC)的应用,是国网公司在“两型一化”、“三通一标”等指导原则下推行的全新建设管理理念。“两型一化”的指导原则即要在工程建设中做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遵循工业化的建设特点,优化工艺流程,剔除冗余功能。  (六)接地方案及优化  采用国家电网公司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类成《高

7、土壤电阻率变电站接地系统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分流系数、地电位升、优化接地网均压带形式,校核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压,合理降阻,作好绝缘地坪,在满足设备和人身安全要求下节约成本。  四、结语  变电工程主要应综合考虑电气主接线、主设备和主材料选择、监控二次系统(大二次的整合)、建筑和结构、水工和消防等方面进行LCC分析,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地形特点进行总平面布置,实现项目工程功能协调、寿命匹配、费用平衡。注重工业性设施的核心定位,剥离冗余功能,突出变电工程的整体功能和基本功能。建立健全公司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