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

ID:17183535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8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_第1页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_第2页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_第3页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_第4页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材疑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疑难问题”分析字号: 小 中 大  发布:2010-10-0409:36:36  查看(485)/评分(0/0)/我要评论(2)个人分类:疑难问题  新星学校徐美凤    各学校在上学期将疑难问题都整理到了区教研室,所提的问题很多。现在我借此机会将这些问题整理起来并抛给大家,希望集中所有在座教师的智慧来讨论、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对其中的一部分我也谈点看法,对与不对希望大家在会后或利用博客等其他形式进行探讨,当然我也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困惑,所以可能会讲的不清楚或不对,希望大家给予帮助。  问题一、关于计算器的使用  困惑:数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运算能力的培养

2、。但在七年级上册就开始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很多同学对有理数的运算和后面的实数的运算就都使用计算器来进行,这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有的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使用计算器,但是实数的很多运算不使用计算器,又得不出答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什么情况下不准使用计算器呢?这一点老师很难把握。计算器的使用给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初一上学期就使用计算器,是不是学生手头的运算能力有小学的水平就可以了?  解决办法及效果:有理数的运算其实不需要使用计算器,而对于实数的运算有的题目才要借助计算器,把实数这一章内容放在初二的下个学期再开始学习。平时强调能不

3、用计算器的尽量不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分析:浙江省编初中义务教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作了重大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在数学科中增加了计算器的内容。计算器是一种先进的计算工具。回顾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先进的计算工具(筹算、珠算)所起的作用不容抹杀。在中学提倡使用计算器,其好处是:①习惯于电子器具的使用,输入、输出、近似数、运算规则的熟悉,这是信息社会中最起码的常识,②有助于应用题的求解,使有些因计算复杂而不能做的应用数学题借助计算器获得顺利解决,③解除数学用表的教学负担,④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就业时会正确使用,减少差错。  老师们的担心:过多地依赖计算器,

4、将会导致学生的惰性,久而久之,学生连简单的四则运算也不会。  有人说,使用计算器会阻碍智力发展,培养隋性,这是值得商讨的一种观点。难道使用计算器真的只需按键而不象珠算那样伴随着智力活动吗?——如何在复杂的计算中设计正确的按键顺序(算法)以提高精确度?如何防止按键错误?如何检验输出结果的准确性?等等。伴随着使用计算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难道不是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吗?    当然老师们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我们现在的学生生活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

5、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比较优越,偷懒的毛病是一个比一个严重。有了计算器在手,往往连2-3也用计算器的大有人在。因此我们做好引导是很重要的。    1.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器的作用和特点。如计算器对无限小数只能作近似计算;对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计算器的速度与准确率不如口算;等等。    2.进行合理使用计算器的指导,因为合理使用计算器将成为获取考试高分的必要条件。    

6、3.提高学生在考试中处理繁杂计算的能力,这给实际应用题的命题带来方便。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许多学校也都有了自己的经验,像把初一的内容移到初二上,初一先不让学生带计算器考试,或初一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平时不让学生将计算器带到学校等等,我觉得这些方法都可以。另外,我们如果在合理使用计算器的方面重视指导,能让学生自己控制用的适度那是最好了,有时我们也不要苛求太完美,有一部分学生没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也是很正常的。  问题二:关于合作学习  困惑: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但是,有些内容过于简单,不需

7、要合作学习学生也能回答,书本也把它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那么合作学习还有必要吗?还有合作学习跟小组讨论有什么区别呢?另外,在“小组学习”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就是不配合,合作讨论时乘机讲话,提不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形式上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很热闹,但实际上课堂中缺乏有效的交往和互动。教师该如何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呢?教师对活动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及时引导呢?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优秀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往往代替了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而那些性格内向、胆子较小或学习落后的学生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