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ID:17184031

大小:2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28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_第1页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_第2页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_第3页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_第4页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十二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扶贫开发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提升扶贫工作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实施范围主要是《中国农村扶贫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58

2、个县市区,适当兼顾我省其他欠发达地区。一、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一)取得的成绩。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到“十一五”末,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4.7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10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4.85%。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已搬迁群众7万户35.3万人,其中贫困搬迁26.5万人,生态移民6.3万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5万人。国家和省上累计投入15.6亿元,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1.安置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安置区共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

3、33.89万亩,衬砌渠道906公里,建设安全饮水点997处,修建河堤126.6公里,新建及改扩建道路1788.82公里,架设农电线路1640.4公里,修建养畜暖棚28726座,建沼气池23656座,新建住宅385.88万平方米。搬迁群众告别了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集中居住到交通便利、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兴修水利灌溉设施,推行先进适用技术,改革耕作制度,使搬迁群众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2.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发展畜牧

4、养殖、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商贸流通等措施,使搬迁群众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劳动技能、文化素质逐步强化,发展生产和市场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农民增收渠道拓宽。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

5、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3.安置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省共改扩建学校5.58万平方米、卫生所1.83万平方米、村委会2.14万平方米。对安置区学校、村医疗室、培训信息服务中心、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给予了扶持,有效缓解了上学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4.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成效明显。迁出区生态恢复3.51万亩,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改

6、善,项目区农村达到“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目标。(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1.贫困人口总量依然庞大,搬迁任务艰巨。据初步摸底调查,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区域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尚有29万户、136万人。按照国家新确定的扶贫标准,我省贫困人口依然庞大,扶贫搬迁难度更大、成本更高。2.致贫原因复杂多变,扶贫难度加大。我省农村贫困现象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环境型贫困由来已久,素质能力型贫困较为普遍,因灾贫困越来越突出,因病、因学贫困令人关注。贫困人口呈现常态性、突发性、交叉性、反复性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扶贫

7、效果,加大了脱贫难度。3.搬迁群众收入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是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由于搬迁对象家庭困难、自身素质差、自我积累能力弱,给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4.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我省贫困地区多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靠天吃饭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完善。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农村人力资源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ofwork,relationships,need

8、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