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

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

ID:17186706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_第1页
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_第2页
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_第3页
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_第4页
资源描述:

《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台湾之行,意识大于景—————思想神游两岸2012,一个传言世界末日的年份,我们带着杂糅的情绪登上长荣航班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飞机在云层中起伏穿行,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半个世纪,回到了那不算久远的年代,在这同一片天空之下,蒋委员长怀揣着别样难言的情绪,携着家眷乘坐飞机飞往了台湾,退守到了祖国的东南角;在国共内战连年炮火的轰炸之下,随着这一撤守台湾的举动而来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迁徙席卷了华夏大地;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背井离乡,被命运和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去往这片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土地,等待命运的安排。一个悲伤、离

2、乱和恐惧弥漫在所有人心头的年代,我在便笺上这样这样写道:“同祖同宗隔海分,圆月分明照故人。秋愁不解离别恨,空把忧思祭离魂。”即使文字无声,亦满心悲怆,满目凄凉,不禁泪落千行,情断他乡。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长荣航班上台湾空姐柔风细雨般的声音再次打断了我的思绪,飞机降落,走进台湾,以当天的汇率兑换了台币,手里拿着用汇率的方式换来的流通货币,心里难言的滋味,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次日,我们一行人乘坐游轮来到了小学课本中那仙境一般魅力非凡的日月潭,放眼远观,日月潭水身清体碧;眺望云端,拉鲁岛掠水浮云,本是青山

3、碧水,风光这方独好,但细微的遗憾总是逃不过有心人敏锐的眼睛,在山水之间,意外的发现,浮桥驮载着陆地的盆栽,撑起了拉鲁岛看起来还算体面的脸,看到这一幕,满心的阴沉似北方七月的天空,阴霾着,阴霾着,随着浮桥摇摆,在日月潭的水光中看到了环保的前路艰难,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拉鲁岛的现实不就是大自然愤怒的最好体现么?我扪心自问,台湾民众做过什么,我们大陆居民做过什么,我们大家又为环保做过什么尽心竭力的事么?浮岛不稳,人人本该自危,但现实的不堪,留给子孙的期许,又在人们的心里有几许失意,几分焦虑。行程

4、第一天,长时间的车上观光,让我们在景点短暂的停留后,继续着昏昏沉沉的梦之旅,台湾一行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潮湿的环境,清淡的饮食,仅到目前为止,台湾还没有因为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带给我丝毫别样的意识。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

5、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行程再继续,从南方的地震带,我们继续乘坐大巴绕道嘉义,看树头和茶头听导游讲述阿里山那耸入云端的2700米的最高峰以及日出、晚霞、云海、神木、铁道和茶叶的六大奇观。自古以来,关于山的传说有很多很多,阿里山也不例外,在去往阿里山之前,温习了一下功课,它的传说是那样生动、引人入胜。从前,阿里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名叫秃山。在秃山里住着一个名叫阿里的青年猎人。一

6、天,他到北山上打猎,从虎口里救出两个姑娘和一只孔雀。这两个姑娘是天宫的仙女,她俩带着孔雀偷偷来到这儿看风景,不料却碰上了老虎,多亏阿里救了她们。但躲过了老虎的一劫,却没能瞒过玉帝。因私自下凡,玉帝派老寿星下凡来捉拿她们回天宫问罪。阿里为救两个姑娘,不惜得罪神通广大的玉帝,将老寿星的龙头拐杖夺下,并把他赶走。玉帝果然发怒了,下令雷神用雷火烧死秃山一带的生灵。两个仙女劝阿里赶快躲避,可是阿里却不顾两个仙女的阻拦,毅然登上秃山顶。这时,雷神正好来到秃山上空。阿里朝雷神喊道:“雷神,老寿星是我打跑的,那两个仙女

7、是我放开的,祸是我惹的,与别人无关!你那雷火就朝我身上烧吧!”雷神被激怒了,二话没说,举起雷钻和闪电,朝着阿里放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沉雷,阿里被击得粉身碎骨,他周围的山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因为这座山是秃山,雷火还没烧到半山腰就熄了。阿里虽然被雷神击死了,但从此后这座秃山上却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花草树木。人们都说:这些花草树木是阿里的皮肉和头发变的。而阿里山上的那棵神木就是老寿星那根龙头拐杖变的。那两个仙女被阿里舍身为他人的壮举感动了,她们不顾玉帝的劝说,毅然留在阿里的身边,变成了两江碧绿的姊妹潭,永远同阿里作伴

8、。而那只孔雀也就变成了一条流淌在阿里身边的小溪。几个勇于献身的年轻人为人间留下了美丽的山水。为了纪念阿里,人们把这座碧绿的山改名叫阿里山。带着对阿里山儿时的期盼,美丽传说的向往,顶住一路旅途劳顿。登上阿里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诸多的树种,千年的铁杉,红桧木,高耸入云霄,稀有的花卉射干苍蒲,漫山遍野,美景游人,在和风细雨中撑着伞,身披雨衣,绘成五彩的人流,踏着游人的足迹,人头攒动围观着栩栩如生的象鼻木,雾霭浮动之处游人摩肩接踵,杂草萌生的沼泽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