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ID:1720371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8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_第1页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_第2页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_第3页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摘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几年的时间,对抑制通货滞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迫在眉睫。[关键字]:积极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上的增债,扩支来拉动需求,弥补需求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利的,但其消极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

2、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

3、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

4、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二.理论界关于我国经济财政政策的走势分析:  (一)尽快淡出的观点   即逐年增大的财政风险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令人担忧,积极财政政策应尽快淡出。(二)步步淡出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要求控制债务规模、压缩赤字的宗旨不能放弃。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淡出是必然趋势,但需要一定的条件。(三)型的观点 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

5、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要适时适当地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和重点,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的许可程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中

6、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年春季报告)》体现这种观点。 (四) 持续的观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陈东琪最近牵头完成的《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走向选择》报告提出了新的观点。报告认为中国财政收支的黄金规则是:赤字只能为公共投资、社会保障基金和重点公共服务领域融资,这几项赤字合计最高不应超过当年GDP的5.5%,建设国债最高不超过GDP的4%。按照这样的财政赤字规模和国债规模建议,我国发行国债还有很大的空间。三.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一)影响宏观管理平衡 1998年第四季度,我国开始实施以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为

7、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至2003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主要用语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弥补了政府投资资金来源不足,建设了一大批多年想建设而没有能力建设的大型水利,交通骨干网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同时国债占GDP的比率增长势头迅猛,1980年还仅为1%,1990年为4.8%,1995年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根据中央国债登记与结算公司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国债余额为17490亿,加上央行2003年金融运转报告中的政府外债余额482.

8、57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是2003年GDP的18.4%,这一数字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长期的国债投资,必然带来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