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

ID:1723531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_第1页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_第2页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_第3页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_第4页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证券金融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证券金融其它相关论文题目: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对中国股市的启示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通过分析美国股市1929年崩盘与中国股市2006年崩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金融心里学的角度阐述了群体性心理对股市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在适应态度、知识态度等群体性心理影响下股市的走势。结论认为群体心理作用是解释中国股市自2005年至今变化的科学理论。  关键词:崩盘;群体思维;信息曲解    1引言    1929年10月29日,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二”,美国股市日跌幅达到

2、22%,在前几个交易日,美国股市跌幅也是相当大,只是在29日这一天,股市终于爆发了巨大的恐慌,随后在11月,股市跌幅高达48%,在次年1到3月,股市大幅反弹,但是在随后的时间发生了6次暴跌,美国经济也由此陷入萧条,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中国股市在2006年初开始上涨,随后这一轮牛市在股民的疯狂追捧下,在2007年10月16日达到了历史性高点,沪市综指达到6124点,但是乐观的情况维持不到1个月,在市场的恐慌中,股市下滑已接近65%。从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到现在的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估值过高情况下引起的,泡沫破裂,市场恐慌

3、股市发生崩盘。金融心理学的群体效应理论对此类现象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具体理论包括群体效应、适应态度、自我实现态度、知识态度、自我防御态度等等。本文试图基于金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    2美国股市1929年崩盘和中国股市现状的异同    (1)相同点。  ①两次大牛市前的经济情况良好。美国股市1928-1929工业产值每年增加15%,通货膨胀率很低,经济形势欣欣向荣。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GDP的增长均维持在高位,近10年来增长速度超过10%,通货膨胀维持在合理上升通道内。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良好的经济形势放大了人们在股市上的想象空

4、间。  ②涨跌幅度惊人。美国股市由最低位点100点上涨至高点370点,再下跌到50点,上涨370%,下跌达85%。中国股市同样的情况则是由低位1000点上涨至最高点6124点再跌到现在的2114点,上涨572%,下跌65.4%,上涨和下跌幅度不同,但都很惊人。同时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两个股市均出现了最高位的大幅“跳水”现象,和明显的“头肩顶”形态,这说明两个股市的反转信号是明显的。  ③市场均有对股市反转的言论,单是容易被忽视。在美国股市牛市到最高点时,巴布森曾预言股市将会跌破50点,却遭到了包括费雪在内的主流经济学家的反对。同样,中国股市在高位

5、运行中,谢国忠也预言股市将跌至2200点,表示忧虑担心的还有吴敬琏等经济学家。  (2)不同点。  ①两个股市的上升和下降持续时间不同。美国股市自1923年起就呈现“慢牛”行情,而6年之内才“爬”到高位,而中国股市自2005年开始股市一飞冲天,呈现明显”快牛”行情。但是在下跌持续时间上,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的下跌速度却几乎相同,因此,中国股市非理性心理和群体心理的集中作用事实上更明显。  ②官方对市场解读不同。美国股市的官方并没有很好意识到市场的巨大风险,胡佛政府一再强调官方对股市的乐观估计,坚持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是在繁荣基础上的,胡佛政府也没有采

6、取有效措施压制市场投机行为。而中国股市官方在股市大幅上涨时,至股市最高点前先后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银行利率以抑制流动性过剩,证监会再三向股民强调市场风险。这说明中国官方监管层是充分考虑市场过热问题的。    3群体心理作用对股市影响    3.1“博傻”思想和对资产真实价值的怀疑  车耳在《财富幻觉》中提到了“博傻”一词,“博傻”意味着看谁比我更“傻”,只要有人跟进,无论股票涨到多高,买进都不算“傻”,因为只要有人比我更“傻”,我就至少是聪明的,至少比再买进得人聪明。这其实是基于心理上的一种自我认同感,每个人都认为比其他人聪明,从心里学

7、上讲则是一种群体思维表现,人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是一种“自负”行为。  3.2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上的著名现象。即试验发现,当存在同意群体意见的压力时,人们特别容易屈服于群体意见或者是领导者的意见。群体思维主要发生在复杂情况下,人们更容易选择相似决策方法。股市同样是一个复杂情况,中国股市在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群体思维所产生的作用是大批散户的进入,买进,股市成为一种“跟风”运动。在下跌行情中,则同样表现为个人对群体的服从,股市下跌导致股市的中坚力量机构投资者离场,随后散户也跟风卖出,市场被恐慌所笼罩,由此引发进

8、一步的卖出股票行为,对群体的服从使人们忽视了理性的思考。  3.3群体思维的表现——以中国股市为例  (1)适应态度。  无数心理学试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