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ID:1726340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_第4页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第一作者回执单姓名朱志红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9最高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医师职务主任邮编343200所在省市江西吉安工作单位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通讯地址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南街129号办公电话手机13970692716传真Email340094685@qq.com科研基金项目名称课题编号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朱志红唐基忠(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江西安福3432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

2、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综合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小儿;支气管哮喘我院儿科在治疗小儿哮喘上,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脸色苍白,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哮鸣音[1]。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3~11岁,平均年龄为5.4岁;病程为0.3~6.8年,平均病程为3.9年;实验组患儿年龄为2~11岁,平均年龄为5.1岁;病程为0.6~7.3年,平均病程为4.2年。经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4、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对症常规处理,两组药物用量根据患儿的体重、哮喘严重程度进行配置[2]。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运用宁音QYW-20mlⅡ型药物雾化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宁音牌)加面罩进行给药,氧气流量为5~8L/min,药物为0.5ml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0.25~0.5ml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万托林)+0.9%氯化钠溶液2ml,每次10min,每日2~3次,疗程为3~5d。1.3观察项目和疗效评定标准观察项目: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患儿

5、雾化吸入后的治疗效果、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疗效评定标准[3]:①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②有效。患儿哮喘症状有所减轻,呼吸略急促,喘憋症状减轻,双肺哮鸣音减轻;③显效。哮喘发作有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消失,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消失。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情况(如表1所示)。治疗后,对照组显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75.0

6、%,实验组显效率为53.1%,总有效率为93.8%。实验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情况组别例数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28(25.0%)14(43.8%)10(31.3%)75.0%实验组322(6.3%)13(40.6%)17(53.1%)93.8%(1)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如表2所示)。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喘憋、咳嗽及哮鸣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组别例数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L/S)喘憋(d)咳嗽(d)肺部哮鸣音(d)对照组3283.27±5.2615.87±9.344.97±2.368.49±1.346.96±1.31实验组3294.83±4.1550.23±21.842.09±1.324.57±1.623.02±1.571.讨论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使容易感染者对各种应激因子具有强烈的反应性,进而引起广泛的程度不同的可逆性阻塞[4]。由于近几

8、年来环境污染、儿童自身体质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小儿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某些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