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

ID:17318824

大小:16.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30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_第1页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_第2页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_第3页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_第4页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  三七,又称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是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的变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适宜人群,欢迎你的阅读。  中文学名:三七  中文别名: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属:人参属  种:假人参  分布: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  三七,多年生草本,高达30-8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cm,直径约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茎直立,近于圆柱形

2、;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掌伏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14cm,宽2-5cm,中央数片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脉有细刺毛,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具小叶柄。  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长20-30cm;伞形花序单独顶生,直径约3cm;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通常5齿裂;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黄绿色;雄蕊5,花药椭圆形,药背着生,内向纵裂,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

3、住2枚,基部合生,花盘平坦或微凹。核果浆果状,近于肾形,长约6-9mm;嫩时绿色。熟时红色,种子1-3颗,球形,种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三七属生态幅窄的严热带高山阴性植物,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  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附近的狭窄地带,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野生者已少见,多为栽培。  田七又名三七,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三七参。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有止血作用,能缩

4、短凝血时间;有显著抗凝血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凝聚,促进纤溶,并使全血粘度下降;能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有镇静、镇痛及抗炎作用;有保肝、调节糖代谢、抗衰老及肮肿瘤作用;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用于多种出血症,有瘀血者尤宜;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血瘀型慢性肝炎。  科属分类:五加科。  别名:山漆、金不换、血参、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  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止血;散血;定痛。  主治: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

5、;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煎汤,3-9克;研末,1-3克;或入丸、散。外用:适理,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三七分为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三七粉:三七粉就是中药“三七”粉碎后研末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价格是纯三七未研末在药材市场批发价为110-120元/千克。一般药店零售价翻2-3倍,三七治疗各种子宫瘤效果是不错的,  三七头:三七的根头部

6、,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7、;  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2、高血压、高血脂及贫血人群  3、各类血症患者(吐血、呕血、咳血、便血、尿血、淤血)  4、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人群  5、妇女经期及产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