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

ID:17389388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30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_第1页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_第2页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_第3页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本文由qtxy9pdafp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化工原理教学大纲(2003)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工程技术课,本课程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解析和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本课程重点介绍化工(及相近行业)生产中具有共性的单元操作,研究各单元操作的规律和典型设备,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生产科研奠定了基础。基本要求是:1.理解各单元操作的原理和典型设备;了解各单元操作之间的联系。2.掌握重点单元

2、操作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强化途径。3.了解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树立初步的工程观点。4.通过定量计算、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主要介绍研究对象、课程性质与方法,并说明下列问题:1.单元操作及其分类;2.单位制度和单位换算;3.平衡和速率。第一章流体流动(18学时)本章重点研究流体在管内的流动,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流动现象,揭示流动类型和产生流动阻力的原因,从而建立计算流动问题的重要方程。理解连续性方程遵循质量守恒原理,柏努利方程遵循能量守恒原理,静力学方程是柏努利

3、方程的特例。理解滞流流动阻力计算的数学模型法,湍流流动阻力计算的因次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因次分析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法,必须结合实验研究才能获得确定的结论。熟悉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测量流量、压强或压差的装置。通过习题训练,掌握利用流体力学基本公式,计算或分析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问题的能力。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6学时)本章内容是第一章的继续,着重点是实现流体流动的具体设备。首先介绍流体输送设备的各种分类方法,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流体输送设备种类繁多,本章以离心泵为重点介绍流体的输送原理。了解离心泵是最常用的液体输送设备,它的结构和主要零部件设计以及操

4、作控制体现了流体力学原理的具体应用。掌握根据特定要求选用合适的离心泵,了解泵的操作常识和不同的流量调节方案。第三章过滤(8学时)本章仍是流体力学知识的具体应用,重点介绍滤饼过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过滤设备及计算。了解过滤是分离悬浮液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单元操作,属机械分离范畴。理解滤液在滤饼层中的流动现象和过滤基本方程的建立,滤饼层的性质和介质阻力描述。熟悉过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恒压过滤计算与过滤常数测定,间歇过滤机和连续过滤机生产能力计算,设计过滤机的主要参数。第四章传热(18学时)本章讨论传热现象及其基本规律,传热设备和传热过程强化。理解传热的三中基

5、本方式的特点及本质。理解温度场、等温面和傅利叶定律。学会查取或测定导热系数。掌握平壁和圆筒壁的导热计算。了解流体与壁面间的对流传热时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的相似性,传热膜的假定,牛顿冷却定律。了解对流传热影响因素,因次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建立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方法,学会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使用。重点理解传热速率方程。掌握热量衡算、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和传热面积的计算。熟悉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的求解特点。注意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的对应,对数平均值的意义。了解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的关系。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熟悉固体间的热辐射计算。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列管

6、换热器的设计,强化传热过程的措施和途径。第五章蒸馏(18学时)本章讨论气液相平衡规律、蒸馏原理和设备,重点是二元连续精馏操作和计算操作操作。熟悉蒸馏常用术语,理解拉乌尔定律、相对挥发度,了解获得气液平衡数据的途径,学会绘制相图和利用相图解释现象。了解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流程、特点和计算方法。理解精馏原理和流程,连续精馏的必要条件,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的假定。掌握全塔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计算理论板数的图解法和逐板计算法,确定适宜的进料板位置。理解进料热状况的影响,确定进料热状况参数。理解回流比对塔内物流的影响,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对理论板数的影响。掌握最少理论板数,

7、最小回流比和适宜回流比的确定。了解利用吉利兰图简捷法求理论板数。理解单板效率、全塔效率、实际板数、等板高度和填料层高度等概念。熟悉塔高和塔径的计算,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了解间歇精馏的操作方法和计算特点。第六章吸收(18学时)本章讨论气体组分在溶液中溶解规律,吸收原理和流程,重点是低浓度-单组分-等温-物理吸收。了解吸收常用术语,吸收剂的选择,与蒸馏的共同点和区别。理解溶解度曲线和亨利定律,温度、压力的一般影响。理解分子扩散和菲克定律,了解对流扩散及其表述。熟悉吸收机理,主要是双膜理论。理解各种形式的吸收速率方程及其系数换算。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