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

ID:17394441

大小:10.02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8-30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_第1页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_第2页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_第3页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_第4页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脉输液治疗新进展如东县人民医院李燕主要内容输液治疗发展专科建设输液工具并发症处理标准指南我院现状静脉治疗快速发展Prior19401990-今天1970-198019601940-1960医疗行为护士准备用物战争的需要外周静脉穿刺及锁骨下穿刺护士职责范围扩展注册护士执行液体及给药方式多样化特福龙导管过滤器及电子输液装置出现隧道式导管输液港输液泵成分输血脂肪乳剂实践标准PICC及中长度导管多种输液装置供选择电子输液系统多种、联合、复杂治疗19601940-19601940之前输液系统的发展全密闭软袋输液系统,在输液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空气微生物污染;普通瓶装输

2、液系统中的通气针采用滤过膜对避免输液过程中空气微生物污染的作用有限。(中国研究)输液容器污染率(%)玻璃瓶,带空气针,无过滤器12.4玻璃瓶或塑料瓶,带空气针和过滤器10.6全密闭输液系统0中国三个医院,170个样本的多中心研究40年代50年代70年代80年代2005年静脉留置针CVCHickManPorT输液港PowerPIcc治疗工具快速发展18世纪-20世纪静脉治疗技术快速发展INS(InfusionNurseSociety)是全球范围影响最大的输液护士非营利性学术团体使命:通过建立和传播实践标准,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及高质量的继续教育,通过循证研究来促进最

3、佳实践,支持专业资格认证和提高公众意识,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输液护理。INS国外专科建设每年举办两次学术会议——输液年会及产品展示(春季会议)国家输液治疗学术会议(秋季会议)30%55%INS远景:成为全球公认的输液护理权威组织,致力于通过建立输液标准来为公众提供超期望的服务。A、专业学术会议B、专业网站(免费服务)C、会员专享期刊D、.GardnerFoundation(加德那基金)E、参考书籍INS教育资源药理学、感染控制输血疗法症状改善儿科学技术与临床应用体液与电解质平衡机制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资格证书(CRNI)参考文献:李冰.取得美国注册静脉输液护士资格的条

4、件[EB/OL].[2012-02-15].INS专业资格认证(INCC)我国专科认证国外输液工具选择现状在美国90%的住院患者通过外周静脉导管留置来开始治疗方案多达23%的病人的静脉,需要应用超声波来进行PICC和CVC穿刺美国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通路选择现状每年置入超过5百万的中心静脉导管每年卖出超过3亿支外周静脉导管在急症护理医院有超过90%的病人需要血管通路装置我们对血管通路的了解是治疗过程中最缺乏计划性的领域之一在整个疗程结束之前,外周血管通路装置常会失效没有血管保护的概念零散的,前后矛盾的应用佐证屡见不鲜静脉治疗常见并发症静脉炎渗出及外渗堵管和导管功

5、能故障导管意外脱出/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的预防无菌置管液体维护无菌操作静脉选择穿刺技术及时更换正确选择置管方式无菌配制护理敷料加强营养静脉炎处理原则留置针:24h内冷敷后热敷,3天无改善,汇报医师或请会诊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立即汇报医师或请会诊湿热敷用湿热毛巾进行,每次20分钟,一天4次疑是细菌性静脉炎,血液培养,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血血液培养静脉炎处理原则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抬高患肢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小儿大于体表面积的

6、5%,定为四级医疗事故药物渗出或外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1.解剖因素2.病理因素3.环境因素4.药物因素5.护士因素外渗、堵管、脱出、移位、感染处理原则1.外周浅静脉导管相关------拔除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请求院内MDT标准指南2011年INS隆重推出了新的操作标准2003年2006年2011年(我国--国卫通〔2013〕6号)2013-11-14发布;2014-5-1实施我国--国卫通〔2013〕6号)2013-11-14发布;2014-5-1实施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

7、出姓名”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史4.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5.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6.钢针只可用于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单次抽血7.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PICC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20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8.选用透明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护士签名9.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

8、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