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

ID:17396506

大小:2.03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8-08-30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_第1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_第2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_第3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_第4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感觉统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行为问题咨询与矫正(一)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概述二、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三、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四、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原因五、感觉统合训练在人类的遗传基因中都有感觉运动统合的基本能力。在母体子宫中,胎儿的脑感受到母体运动时,感觉就已经开始组合了。第一年婴儿期中,感觉产生大量组合,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爬、动和站立。皮亚杰认为0—2岁是儿童感觉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一"视觉悬崖"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婴儿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视觉悬崖”说明了什么?婴儿具有深度知觉小孩喜欢

2、被高高举起,在摇篮中被摇动,被紧紧拥抱,喜欢跑跑跳跳,喜欢在海边或操场上玩,这些是寻求感觉的天性使然,而这些活动恰恰有利于儿童脑的成熟,有利于儿童感觉运动统合能力的发展。如果感觉器官接受感觉刺激的能力或大脑的统合作用由于发育不良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转,使传入大脑的信息被错误的处理,导致机体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恰当正确的反应而出现一系列的行为方面问题,我们称为“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感觉运动统合失调一般都发生在孩子身上,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在平均以上,却在学习或行为上有障碍。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是一种文明病,正威胁着我国儿童,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

3、已有10%-30%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有关专家对上海2031名学龄儿童的调查表明:儿童中患轻度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比率为36.6%,重度为16.1%。日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南京市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通过规范、系统的测试,结果发现有34.9%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会促进发展。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概述二、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三、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四、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原因五、感觉统合训练二、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一)感受器(二)神经:传输通道(三)脑:中枢(一)感受器前庭器官(前庭平

4、衡觉);肌肉和关节(本体感觉);皮肤(触觉);视网膜(视觉);耳蜗(听觉)。前庭器官(前庭平衡觉)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前庭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对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肌肉和关节(本体感觉)肌肉和关节是本体感觉的感受器,本体感觉指的是肌肉的收缩与伸张、变曲、伸直、推拉,以及两根骨骼间关节的压缩所引起的感觉信息。本体感觉主要发生在运动时,但也发生于站立时。如果缺少本体感觉,身体的动作会迟缓笨拙。皮肤(触觉)皮肤有多种不同的感受器,接受触摸、压

5、、冷或热、疼痛以及皮肤上汗毛的拂动等感觉。触觉系统是子宫中最先发展的感觉系统,当视觉和听觉系统刚开始发展的时候,触觉系统已能有效的发挥功能了。视网膜(视觉)眼睛的视网膜是对光非常敏感的的接受器视网膜把光刺激的信息传送到脑干中的视觉处理中心,视觉处理中心处理这些信息,并使它们与其他的感觉信息相关联,这样形成了我们对环境的基本认识。然后,信息传送到脑干其他部位、小脑和大脑的不同区域进行更高级的视觉与动作的协调和视觉的理解。耳蜗(听觉)空气中的声波刺激了内耳的接受器即耳蜗,信息被传到脑干听觉中心,听觉处理中心处理这些信息,并使它们与其他的感觉信息相关联,尤其是肌肉、关节和前庭系

6、统所传来的“感觉输入”。有些信息也会传到脑干的其他部分和小脑,以便与其他感觉和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与其他感觉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入到大脑的几个部分。二、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一)感受器(二)神经:传输通道(三)脑:中枢(二)神经:传输通道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2、神经径路与核——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的细长束组成神经径路,传送感觉输入或运动反应;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聚集为神经核,接受感觉输入,重新整理、过滤信息,并使它与神经系统中其它信息产生联系,成为上传下达的“商务中心”。二、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一)感受器(二)神经:传输通道(三)脑:中枢(三)脑:

7、中枢1、脑干(生命中枢)。主要构成是脑神经核(感觉核、运动核)和传导中继核(交通要塞)。2、间脑。包括丘脑(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五部分。3、小脑。包括古小脑(控制机体平衡功能)、旧小脑(控制肌张力)和新小脑(控制协调肌肉活动)。4、大脑。包括大脑皮层(是感觉、运动、语言等的中枢),基底神经核(神经传导中继)和边缘系统(内脏、躯体活动、情绪性活动、内分泌、注意力与清醒等)。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分化(优势半球的形成)形成左利与右利。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概述二、感觉运动统合的生理学基础三、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