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ID:17399628

大小:1.34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8-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临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以下特征: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不易预测的,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转归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公共属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危及的对象,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有事件发生时在事件影响范围内的人都有可能受到

2、伤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3.危害的严重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可以是对社会造成的即时性严重损害,也可以是从发展趋势看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4.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许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甚至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参与这项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涉及多系统、多部门,政策性很强,因此,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才能最终恰当应对,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的影

3、响表现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直接导致的即时性损害。间接危害一般为事件的继发性损害或危害,例如,事件引发公众恐惧、焦虑情绪等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影响。近年来,由于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知传染病的暴发、不明原因疾病的出现甚至暴发、食物中毒与食品安全事件以及毒鼠强等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发现这些事件的单位应该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多年来,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2003年5月12日,我国国务院以第376号国务院令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4、将过去的经验管理上升到法制管理,对进一步提高暴发疫情调查处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性质或成因可分为:1、自然灾害2、传染病暴发3、食品安全事件和食物中毒4、生产事故与环境污染事件5、生物与生化恐怖事件6、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发生的规模和程度可划分为:1、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2、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3、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一般原

5、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明确提出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报告范围:1、传染病2、食物中毒3、职业中毒4、其他中毒5、环境因素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报告范围:6、意外辐射照射事件7、传染病菌、毒种丢失8、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9、医源性感染事件10、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传染病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6、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1、传染病5、炭疽:发生1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6、甲肝/戊肝: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7、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1、传染病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7、、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9、麻疹、风疹、流腮、水痘: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1、传染病11、登革热:1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12、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

8、上,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13、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个月内,发现5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