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

ID:17405629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泥塑教学造型表现的思考宜春七中曹春红自从前段日子,周老师提出打造以泥塑特色的教学为基础的课题研究这一设想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泥塑教学,到底能做出怎样的一片天地?这么些年来多多少少接触并实践了一些泥塑教学的设计,感慨和困惑最多的,便是这一点。前次在区教研课上我提出的关于泥塑教学三境界的提法,多少也是这些年对教学中利用泥塑进行造型表现所带来的不同影响的一个大致的总结。那么,泥塑教学有哪三境界呢?首先是教学中体现的“泥的乐趣”。从这一点来讲,泥这一可塑性极强的材质运用在教学中对于多是以绘画表现为主的美术常规课就是一种挑战。这样的材

2、质的变化带给了孩子们极强烈的新鲜感,不管有没有玩泥的经历,在课堂上接触泥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是孩子对动手能力在材质造型中的直观感受,是泥本身的美丽所在。从教学的角度看,泥的乐趣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层面。可以说,在教学中抛开教师教的因素,学生对泥一样能有极强烈的关注兴趣,也有极大一部分孩子能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完成泥塑造型的实践。在我的教学中,也有这么一段时间是这样仅仅停留在对泥的乐趣的教学上,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轻松,学生放松,教学结果上作品的呈现丰富多彩、参差不齐。这种教学,除了能让孩子迅速感受到泥的材质

3、特性和可以了解学生的已有造型状况之外,可以说在教学的指导和发展延续上是无效的。学生自主玩泥虽然能解放学生的思维创作空间,开放式的表现自己已有的形体经验,但这种造型表现因为学生的思维、生活经验的限制,最后往往会出现重复塑形或无形可塑的境地。因此,对泥塑教学的把握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要求上来实施,这个层面必须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我们把第二个境界归纳为“泥塑的乐趣”。这几个字,重点在“塑”字上,指的是泥塑教学中泥塑造型的方法、技法的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讲授一定的方法和技法,可以丰富孩子的造型手段,使简单的形体复杂

4、化,使简单的形体更具美感。比如在泥塑的创作思路上,我把它简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加法”和“减法”两种。对任何一件泥塑作品,采取“加法”,便可以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变为组合器物,再由组合器物细化到添加细节处理,这样一层一层的添加,便可以把孩子手中简单的形体复杂化、具体化,再给予一定的技法(如捏、贴、抹、刻)的讲解,便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创作出比较精美的泥塑作品。“减法”的使用则恰恰相反。把它们作为一种创作思路来进行熟悉,便可以打开孩子们的思维局限和形象局限,孩子也更容易在教学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而这种乐趣则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为提高孩

5、子对泥塑教学的持久关注带来了保障。泥塑中还有许多可以展现不同视觉效果的特殊技法,比如盘泥条法,这种方法简单,易于低年级孩子掌握,同时又可以作为复杂造型中部分形体塑造的一种方式;还比如泥条编织法则可以做出编织的效果。这些方法的使用,使泥塑造型具有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使孩子能够长时间的带着发现的新鲜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种创造的体验也是泥塑造型乐趣的一部分。由于对泥塑方法和技法的熟悉和掌握,泥塑教学有了更多高于材质本身的发展空间,这里的乐趣,则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乐趣了。再华丽的技法,缺少了表达的主题,就如同对着空气出拳一般的少了着力

6、点,效果也就要大打折扣了。因此,我们把“泥塑表现主题的乐趣”作为泥塑教学的最高境界。以我在区教研活动上《搬家》一课的设计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先以为蚂蚁搬家这一事件作为情景导入,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日常搬运动作进行人物塑造和放置,最终形成一个搬家的劳动大场景。如果单从人物动态的学习来看,孩子们通过观察都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泥人来,这样的泥人是脱离主题事件之外独立存在的,虽然有技法,也有材质的体验,但缺少了情景主题的串联,便缺失了泥塑最大的乐趣——即用泥塑表现我们的生活故事的乐趣。这一点,是我们在泥塑教学中往往极少关注的问题。当然,在教学中

7、,主题也应该有所侧重,既可以是侧重于技法类的主题研究;可以是表现生活类的主题应用;还可以是综合材质利用类的尝试;也可以是关注文化产物类主题的学习等。比如在表现生活类主题的教学上,以农村乡土生活这一主题为例,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塑造不同的农村劳动者、劳动场景和劳动工具,还可以以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记录每个时段人们的生活劳动情景,从而还原出农村乡土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却又在逐渐远离的生活体验,何尝不会唤起孩子们对家乡故土、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再比如在技法类主题教学上,同样以盘泥条法为例,我们可以以母亲节为背景,

8、利用大家关注的时效性话题引导学生用泥条进行盘泥花瓶的造型创作,再结合插花装饰,以此作为母亲节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虽然这一类主题注重技法,但同时也强调了孩子在一种和谐温馨的情境中开始自己的创作动机,从中既体验了泥塑技法造型的乐趣,又实现了与家人在亲情上的沟通,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