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

ID:1742979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31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_第1页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_第2页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_第3页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_第4页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息房贷背后的利益较企业培训量:人才竞争开始差异化  今年以来,几大互联网公司突然约好了一样,争相推出为员工解决住房问题乃至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继腾讯斥资10亿元为员工提供无息住房贷款后,阿里巴巴推出30亿元无息贷款服务,并声称将进一步与地方政府合作,谋求解决员工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刚在美国上市的人人网,也提出了员工最高可享受40万元无息贷款的措施,一举将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单人贷款额推至新高。  除了局外人“羡慕妒嫉恨”外,这些公司的员工如何看待这些新福利?企业为何愿意向员工推出无息房贷,其背后有怎样的利益较量?  员工说法  “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余女士(上述三家公

2、司之一的员工):  我已经达到了享受公司无息住房贷款的条件,可面临的现实难题是,无论是20万还是40万,在北京这种地方能买的面积仍然很小。公司出了这笔钱是好事,但归根到底房价仍然是太高了。有些专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建议第一套房子买小些买远点,但是那样的话将来生儿育女和现在的交通问题又无法解决。这些困难都是综合的,公司再有钱,能解决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制度设计并不完美”  王先生(上述三家公司之一的员工):  据我的了解,这个措施也不是非常完美。比如说要享受这个无息贷款,除了服务年限有要求外,还要求必须在工作地没有购买住房。但如果有的员工前几年通过辛苦工作、家庭借贷或别

3、的方式提前购买了住房,这时候就享受不到贷款了;而如果有的员工比较看得开,前几年把收入拿去做别的投资了,现在依然可以享受到无息贷款。而这两种员工可能在别的方面都相同。  但是也比较理解公司,毕竟没有完全意义的公平,这个优惠如果实施起来太复杂,可能产生的问题要比解决的问题更多。而且指望公司来解决所有困难、承担所有义务也不现实。  旁观者说  “退回计划经济时代了?”  侯先生(某互联网门户职员):  刚听说这个消息时心情挺矛盾的,首先肯定是为那几家公司能拿到贷款的兄弟们高兴,奋斗了这么久,公司给了回报。但是,公司管住房,将来甚至管子女教育,这不是又退回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

4、、企业变成小社会了吗?我们现在天天做的新闻、评论,都是呼吁市场经济,呼吁竞争,呼吁多劳多得,现在最有钱的公司,反而开始倒回去搞社会保障了。当然,国外很多公司福利也非常好,不过我看到的大部分是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假期、提高员工自由度等措施。也可能在中国,最实际的员工福利不是这些,首先是房子孩子吧。你也可以说我这些担忧是酸葡萄心理。  网友“微”观  “员工比客户更重要”  @邱豁达(品牌推广人):“小孩上学、住房、就医”是企业每一个员工都会面对的3座大山,企业不帮助解决,它仍在那里,员工怎么办?客户重要,员工更重要,如果我们用搞KPI(关键业绩指标)的劲头来认真对待它,它

5、一定会帮你更好地完成KPI.  @朱珍时(星光影视传媒副总裁):要感谢阿里巴巴的马云和腾讯的马化腾,“马氏兄弟”在对员工住房政策上的大力扶持让很多人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那就是要么跟着马云混江湖,要么给QQ卖命,研祥的陈志列(博客)(微博)前不久盖楼也是这个事情,主要给员工的。不解决住房问题,民营企业哪还留得住人啊。  业内观点  “实际投入用不了那么多”  Dubchen(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阿里巴巴为员工提供住房贷款这事肯定是好事,能维持团队稳定也能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在年中工资普涨之后继续提供无息房贷,不至于再被别的公司挖人了,牛!只是30亿这个数值,算到最后可

6、能不需要这么大投入。  按照人均贷款20万计算,30亿/20万,说明有15000人工作满2年以上;算上工作2年以上可申请更大的贷款额度,则30亿的总量大概可以支撑10000人。  要注意的是,这个住房贷款是购买首套房时用的。阿里系一共才2万多人,有需要,同时具备申请条件的(在里面工作2年及以上,还没有买过房子)会有10000人吗?实际上大概不需要30亿元这么多。  “闲钱的靠谱用法之一”  Bugflex(互联网猎头):  现在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已经全方位展开了,以前是比拼产品功能、推出速度、广告覆盖和上市融资能力,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互联网公司的格局基本上确定,大家开始

7、做内功,都开始发现人才的重要性。这种资源临时去挖掘、培养显然不现实,所以就剩下两条路,对优秀人才,留住自己的,挖来对手的。  这种事在硅谷早就发生过,甚至现在要衡量硅谷哪家公司要崛起、哪家公司要衰落,一个重要指标都是看它的人才流入流出速度。Google挑战微软的霸主地位时,一开始不是比收入、比产品竞争力,而是比人才流向。微软因为反垄断案,在程序员里名声受了影响,大量一流人才流向了Google,鲍尔默甚至因为某个高管跳槽去Google摔了凳子。而在现在,Facebook要挑战Google,大家首先看的也是人才流向,佩奇为此亲自担任CEO来应对Face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