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ID:17447136

大小:4.6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31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监测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遏(è)制说服(shuì)岿然不动(kuī)谆淳教导(zhūn)B.百舸(gě)寥(liáo)廓不屈不挠(ráo)婀娜多姿(ē)C.惆帐(chàng)糟粕(pò)长歌当哭(dàng)锲而不舍(qiè)D.忸怩(niǔ)浸渍(zì)病人膏肓(māng)神情尴尬(gà)2.下列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竞自由殒身不恤吉人自有天象B.酝酿东道主峥嵘岁月真金不怕火炼C.问候挖墙角欢渡佳节明人不说暗话D.遒劲元霄节彬彬有礼在其位谋其政3.在句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其中最为恰当、形象的一组是()①那绵延起伏的群山,错落隐现的胜迹,真使人________忘返。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____学习外语呢?③某些优秀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大学,人们纷纷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惊呼:风波________之际,香港大学公开宣称北大.清华“二流说”完全错误。A.留恋况且叠起B.流连况且叠起C.流连何况迭起

3、D.留恋何况迭起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近,“中国式”过马路…词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引发了人们热议和思考。网友口中的“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违规现象在我市怎样,原因何在,又该如何根治这一现象?B.当被问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C.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援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D.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风舞,而卷西字迹却无法辨认。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到如何有效互动的机制和程序。B.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C.《小崔说立波秀》节目播出之后屡遭非议,原因是话题无厘头、笑料尴尬以及两大名嘴配合生涩造成的。8D.“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汉代司马迁《史记》首

5、篇《五帝本纪》,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时期的历史。对这样一个时期,学术界或称为五帝时代,或称为传说时代、英雄时代、酋邦时代等。《五帝本纪》所记载的是信史还是传说?如何看待五帝时期的历史记载?这成为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争论的焦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说,有关文献上对中国历史的记载浩若烟海,但互相抵触的情况不少,让人莫衷一是,特别是五帝时代的文献记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20世纪初疑古派出现,他们从疑古书开始疑古史,对史书记载的真实性发生怀疑,最大的贡献在于开始打破数千年来有关史书的神话,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人们可以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但问题出在疑过了头,

6、对春秋战国之前尤其是商代之前的历史全盘否定。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考古学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动手动脚寻找历史。80多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丰硕成果,新的考古材料对西周之前乃至夏王朝的历史,有了一个轮廓性的记录。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史记》上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绝不完全是杜撰,其中有历史的影子,传递着历史的信息。从二十多年前夏鼐先生最早提出文明起源课题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持续性热点。“九五”期间展开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用断代工程”,完成了夏商和西周时期的年表,开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联合攻关共同解决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问题的先例,为研究文明的

7、起源与发展奠定了年代的框架。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以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为主体,国内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虑到探源工程的复杂性,牵扯面之广,头绪之多,远比断代工程复杂,“十五”期间在中原地区进行了“预研究”和第一阶段研究,为“十一五”全面开展探源工程提出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解决古老的、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怎样起源形成和芡展的问题。”王巍说,这里有几个层面,首先是文明起源和形成发展的概念,所谓文明起源就是社会从一个平等简单的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阶级、国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