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

ID:17452652

大小:3.50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8-31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_第1页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_第2页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_第3页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_第4页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沙市第一医院谢元林性传播性疾病的防治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s)是一组由性接触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属淋巴系统病变的疾病,还包括生殖器以外皮肤对皮肤,皮肤对粘膜,粘膜对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染,可涉及到全身主要器官的病变,咽部、肛门、直肠等部位感染受累,是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概念种类及病原学监测报告的性病(8种):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经典性病(4种):梅毒(syphilis)、淋病(gonorea)、

2、软下疳(chancroid)、性病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lomavenreum)几乎所有的医学微生物均可导致STDs全球性病估计数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在15-49岁人群中,全球每年估计有3.4亿新发的梅毒、淋病、衣原体和滴虫感染病例发生估计全球每天约有100万人感染可治愈的性病估计全球每年新发性病病例及其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胎儿、盆腔炎、不育症、围产期感染和肿瘤等),约占全世界人口的7~10%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2005年前变为NGU为主,淋病、尖锐湿疣、梅毒均并重流行我国性病流行历史2006年以后变为梅毒为主,衣原体感染、尖锐

3、湿疣、淋病并重流行我国性病流行历史职业我国以工人为多,占1/3,无业及待业青年20%,个体工商者15%,服务行业10%近年来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STD患病人数增长最快,平均增长幅度为290.71%,农民也在增加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特点全球:发展中国家STD流行率高我国:城市化较快的地区STD发病较多1、大中城市、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因人口流动较大、发病率上升较快2、近年来发病从沿海地区渐向内地、从南方向北方、从城市向农村和牧区扩展3、少数民族所在边远地区梅毒、性病一直是威胁民族繁衍、影响人口质量的问题流行病学特点人群分布特征年龄:我国:多数病例集中于20~39岁世界:发

4、病年龄有前移的迹象和有从青年向儿童蔓延的趋势,儿童STD患者在逐年增加性别:大多数STD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近年来二者比例逐渐缩小,淋病女性易感:男20%~25%,女80%~90%,STD由外传入的特征:发病率女性先升高流行病学特点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以控制梅毒为切入点来控制我国性病的流行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疗指南梅毒1964年宣布基本消灭梅毒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1999年报告病例80406例2009年报告病例327433例,报告发病率24.66/10万,较2008年增长17.09%。其中一

5、期梅毒94804例13.02%(较2008年增长)二期梅毒61121例11.57%三期梅毒2354例17.76%隐性梅毒158397例23.68%胎传梅毒10757例13.47%流行情况到2015年,有效遏制梅毒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到2020年,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在15/10万活产数以下中国CDC预防和控制梅毒总目标:分期根据传染途径不同分为后天梅毒与先天梅毒。根据其病期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①一期梅毒(硬下疳);②二期梅毒(全身皮疹);③早期潜伏梅毒(感染1年内)。晚期梅毒,包括:①皮肤、黏

6、膜、骨、眼等梅毒;②心血管梅毒;③神经梅毒;④内脏梅毒;⑤晚期潜伏梅毒。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疗指南临床表现一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通常在螺旋体侵入人体后9一90天,平均3周,在受侵局部出现硬下疳,其特点初起为单个暗红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渐增大,很快表面形成糜烂面,并演变为浅溃疡。典型硬下疳,直径1一2cm大小,圆形或类圆形,略高出于皮面,表面呈肉红色糜烂面,基底清洁呈细颗粒状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皮损境界边缘清楚,触之有软骨样硬度,无疼痛及触痛,数目常为单个(一期梅毒,硬下疳)一期梅毒(上唇硬下疳)一期梅毒(包皮硬下疳)梅毒(一期)二

7、期梅毒系一期梅毒未治疗或治疗不规范,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大量繁殖播散而出现的症状。可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常先有流感样全身症状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继之出现以皮肤粘膜疹为主的临床表现。骨、内脏、眼及神经系统症状较轻或少见。临床表现二期梅毒(玫瑰疹)二期梅毒(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环状丘疹)二期梅毒粘膜白斑二期梅毒(斑丘疹)梅毒(二期)三期梅毒(晚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一定潜伏期,通常为2一4年后,约有1/3患者发生三期梅毒。除皮肤、粘膜、骨出现梅毒损害处,尚可侵犯内脏,特别是心血管及中枢系统等重要器官,危及生命三期梅毒的

8、共同特点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