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及干预.doc

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及干预.doc

ID:17460453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1

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及干预.doc_第1页
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及干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及干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及干预【摘要】目的了解单纯性儿童肥胖的潜在危害,以及通过行为干预后,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例6~7岁单纯性儿童肥胖患儿,进行行为干预,在此前后对其身高、体重、腹围、臀围、心功能、肺活量进行记录。结果干预前,单纯性肥胖的儿童由于体重的影响,导致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功能减低,肺活量较同年龄的儿童低,通过行为干预后,这些儿童体重明显减轻,且心功能及肺活量也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采取行为干预效果显著。【关键词】肥胖;危害;行为干预儿童超重与肥胖正迅速成为全球性的流行

2、病,它在发展中国家常与营养不良共存。在2003年的欧洲肥胖会议上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肥胖在美国的发病率占儿童总数的37%,在欧洲则超过了20%,在中国为10%。近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西方化趋势,大中城市及富裕的农村中人们超重和肥胖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96年全国8城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986~1996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由0.91%增高到1.76%,即10年中增多93.4%;而6~7岁增长率竟高达

3、96.4%,这充分显示出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性。1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因摄食的产热营养素量超过身体需要,发生营养过剩,逐步发展导致肥胖。这种肥胖有家族倾向,受遗传的影响很大[1]。有资料表明,被收养的子女的体重与其生身父母密切相关,但与养父母关系甚微。这是因为母亲的肥胖与新生儿脂肪组织的增加有关。出生时为巨大儿,再加上生后过度喂养,为日后肥胖埋下了诱因。但父母一方或二者皆肥胖时,儿童长大以后也容易肥胖(当父母有一人肥胖时,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为40%,若父母双方皆肥胖时,几率约为70%)。当然儿童所处的生

4、活环境、人文环境因素(如家庭膳食结构、饮食习惯、食物爱好、户外活动)等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2儿童期肥胖儿童时期的肥胖为其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危害健康的严重疾病埋下了深深的病根。肥胖的并发症通常在青春期前发生,在这一期间,儿童对体态的注意力增加,并对肥胖产生的负面影响产生厌恶心理,再加上内科合并症的存在,造成了儿童身心的严重损害,见表1。表1肥胖与其相关性疾病注:*表示成人才会出现以上合并症并不是所有肥胖儿童都必然会发生的,但这些疾病的出现与肥胖有密切关系,这正是我们需要关心的,同时

5、这是公共卫生社会性关注的重点。这里引用亚洲成人BMI与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危险度来做进一步的说明,见表2。表2亚洲成人BMI标准及相关性疾病危险性注:BMI是指体重指数(体块指数或体质指数)3干预单纯性肥胖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是家庭以及儿童本人长期在社会环境下及心理压力下产生的一个“病理”2的过程。所以应及早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不能任其发展。许多家长都很苦恼,唯恐限制孩子的饮食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但又不能过多给予,从而增加脂质的积累,产生合并症[2]。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在适合

6、该年龄儿童生理的条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就需要动员广大的儿童保健、儿科以及社区儿童工作者在社会、学校、家庭的配合下,及早合理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展。采取以下行为干预方法:(1)进行健康教育,正确对待儿童体格生长,分析引起肥胖的饮食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真正认识肥胖的危害。(2)鼓励肥胖儿童参加社会活动和适合儿童的多项运动,组织定期或假日远足及一系列有氧运动(跑步、游泳、跳舞及各种日常体育运动项目),消除其自卑、孤僻、不好活动的心理,建立通过锻炼成为健壮儿童的信心。(3)加强膳食管理,调整家庭膳食结构,改变不

7、合理的部分,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实施中可遵循以下几点:满足儿童营养素基本需要量及生长发育所需要量,自儿童当前实际体重与该儿童按身高标准参考体重减得的体重差额中,先减去与差额相应能量的1/3~1/2。每7~10天递减一次,直至减到该儿童现有身高标准参考体重所需总能量的供给。为满足食欲和有饱足感可食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萝卜、笋等。为保证维生素的供给可适量食用水果。(4)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规律,树立信心,坚持下去,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恢复健康体魄。通过上述干预措施,2

8、0天后对20例单纯性肥胖的儿童从不同部位进行评价,年龄为6~7岁,不分性别,得到相应数据,见表3。表3干预前后测查结果注:经统计学处理,除身高外,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由于干预时间短,故身高变化不明显4小结通过有效的干预,肥胖儿童的体重适量的减轻,而且心功能及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与国内外报道较为相似。儿童减肥的效果及健康状况可通过家庭自我检测儿童身高、体重的连续变化而得到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