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

ID:17463270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1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_第1页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_第2页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_第3页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_第4页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江西省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丰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原创)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这一思想应为()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3.(原创)罗家伦在《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中写道:“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

2、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此说一个最为有力的佐证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4.(原创)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赢政非常喜欢读书,在博览群书中,他发现了《孤愤》、《五蠹》,反复诵读,佩服的五体投地,叹息说:‘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跟他交游,虽死无恨。’”据此可以推断,《孤愤》、《五蠹》的作者是()  A.孟轲    B.墨翟    C.韩非   D.庄周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小生产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

3、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6.《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以上材料反映了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A.强调大一统思想B.主张君权神授C.强调天人感应D.糅合各家思想7.(原创)公元712年七月,彗星出西方,有术师对皇帝说:“皇太子当为天子。”唐睿宗便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和太子的假意推托,决意“传德避灾”,让位于皇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促使唐睿宗下决心退位的理由是()A.以德治民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清静无为8.(原创)汉末成帝时琅邪太守

4、朱博特别讨厌读书人,“尤不爱诸生”,到地方上任所做的头一件事,便是砸儒生的饭碗,“所至郡辄罢去议曹”。儒生如有讲仁义、行德政之类的建议,他总是一副不耐烦的嘴脸,一再表示自己“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这表明()A.中央和地方在尊儒问题上态度不一致B.儒学的正统地位尚未完全确立C.儒学在当时实际政治生活中作用有限D.汉末儒学已经失去独尊的地位9.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

5、”;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10.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5A.读圣贤书B.端坐澄心C.发明本心D.诚敬存之11.(原创)佛教禅宗有首开悟诗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比较接近这一看法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陆九渊12.(原创)北宋第七任皇帝赵煦登

6、极那年,只有十岁,正是贪玩的孩子,有一天上课时,偶尔折了一枝柳条来玩,他的老师程颐立刻正色阻止说:‘春天时节,万物生长,不应该随便攀摘,那会伤害天地和气。’赵煦把那枝柳条悻悻扔掉,气得发抖。”这与理学的哪一主张相近?()A.理在气先   B.“三纲五常”便是天理C.知行合一   D.存天理,灭人欲13.(原创)在江西南昌、赣州、吉安等很多城市都有一条“阳明路”,这是为了纪念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号阳明先生)。以下思想不属于他的是()A.知行合一       B.存天理,灭人欲C.致良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4.“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

7、忧乐”“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是明清之际三位著名思想家的观点。这说明()A.当时的读书人对家国天下都有正确的认识B.专制主义在事实上已经不再为人们所支持C.从那时起知识分子开始体察民间百姓疾苦D.一个时代的忧患容易引起进步思想的共振15.《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写道:“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D.存天理,灭人欲16.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

8、绝学,为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