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

ID:17465087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1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_第1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_第2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_第3页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登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第课时教案月日第周星期课题《登高》课型讲评课教时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过程与方法⒈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⒉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课前准备预习与朗读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整体感知(一)导入:关于登高诗1、登高望远,思亲怀

2、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二)作者简介名:杜甫,字,子美。时:经历了安史之乱,唐代由盛转衰。作: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评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作的诗歌被人誉为“诗史”

3、。艺术上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 (三)写作背景教师展示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课文诵读课文分析作者经历安史之乱,与难民一起,历尽劫难,颠沛流离,坎坷万端。目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残破景象,又见百姓流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凉情景,顿生忧国忧民之情。 唐代宗大历三年,作者想返回家乡,但战乱使他无法北上,只好辗转飘泊于湖北、湖南一带,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流浪两年,最后在破船上病死。(四)整体感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景、抒情。(五)诗句赏析: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4、飞回。(1)此句出现了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猿啸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仿佛就是一只孤鸟,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凄楚忧伤,悲哀绝望。(2)此句写景角度有何变换?写景有何特点?从仰视到俯视。采用细致描绘,工笔的手法,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由“落木”、“长江”我们分别想到什么?这是种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情

5、感?生命短暂,韶光易逝;历史与时间的久远。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作者灵魂深处的苍凉与悲苦,壮志难酬的悲怆。总结上片: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凄楚忧伤,悲哀绝望生命短暂,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悲从景中来!!!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分析这句话是如何写悲的?1“万里”:家远,欲归更难;教师提问提问释疑学生回答思考交流回答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2“悲秋”:秋景凄惨,目接身触,悲上加悲。3“常”:表明漂泊已久,艰险倍尝,愈加可悲;4“作客”:羁旅异乡;5“百年多病”:垂老之年,身体多病6“独登台”:孤独之感与思亲之情4、艰难苦恨繁双

6、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分析这句话是如何写悲的?天下离乱,时世艰难,而自己两鬓苍苍,功业无成。心忧天下,无以作为。衰颓潦倒,护病断饮,不能借酒浇愁,满怀愁绪怎生推排。总结下片:羁旅之思,怀乡之情,垂暮之叹,衰病之怨。天下离乱,时世艰难。衰颓潦倒,无以推排。悲从情中来!!!(六)诗歌鉴赏的启示1、关于诗歌的类型、体裁。登高诗、抒情诗。2、把握作者风格、背景。3、了解表达方式。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4、抓关键意象,以点带面。5、把握意境。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6、咀嚼字词。“哀”“悲”等,分析

7、他们的表现力及作用。(七)能力迁移: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首联、颔联分析?提问释疑思考交流回答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首联:伟岸的柏树,既象征诸葛亮精神久远,让人肃然起敬,又营造静谧肃穆的氛围;颔联:采用视觉听觉结合,动静相衬,景色凄凉。“自”独自的意思,“空”空有、只有的意思,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哀悼。2、颈联、尾联分析?  颈联: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对诸葛

8、亮的敬慕之情。尾联: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其灭魏兴汉统一天下宏愿的无限痛惜。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联系自己身世抒发壮志未酬的悲痛感慨。课外作业(八)作业。结合自己领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