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

ID:17468956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1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_第1页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_第2页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_第3页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_第4页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_第5页
资源描述:

《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S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示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

2、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题示例2】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题示例3】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5-【答题示例4】《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作者对乌衣巷的描

3、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作者由此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示例1】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5-【答题示例2】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

4、。御苑:皇家宫苑。砧声:捣制寒衣之声。【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题示例3】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答题示例4】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石头城刘禹锡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问】从艺术手法的

5、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5-【答题示例1】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题示例2】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问】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然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______________的特色。【答题示例3】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问】品评这

6、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第四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示例1】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答题示例2】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注释]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

7、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