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ID:17480967

大小:69.8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2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第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ō)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

2、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容易读错的字。其中,A项的“豁”易受声旁读音误导,应读为huò;B项的“软着陆”中的“着”是个多音字,此处应读zhuó;C项的“拈”易受声旁读音误导,应读为niān。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辨别 筹码 颠簸 秣马厉兵B.忽略 题词 肄业 赔理道歉C.联手 召唤 惆怅 屈意逢迎D.伏法 寂寥 任性 对薄公堂【答案】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国家有关部门的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A.监测 私自充斥 B.监控 擅自充斥C.监测 擅自充溢 D.监控 私自充溢【答案】C15【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监测”的意思是监管与测试;“监控”的意思是监管与控制。第①句应填“监测”。“私自”指指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

4、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擅自”指超越权限自作主张做某事。第②句应填“擅自”。“充斥”多为贬义,指充满、众多之义;“充溢”为中性词(略带褒义),指充满、众多、富足、洋溢之意。第③句应填“充溢”。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

5、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答案】A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6、。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风车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项不合逻15辑,其中的“能否被刊用”与“没报太大的希望”照应失当;B项成分残缺,“5月3日将开门迎客”的主语应是“济南惨案纪念园”。C“提前预支”,重复赘余。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

7、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

8、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