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试题

心理健康教育试题

ID:17495908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心理健康教育试题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试题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参考答案)1、简要叙述心理健康概念的发展?  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十分重视修身的同时必须养性,即要注重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一词是由国外引入的。根据记载,古罗马医生盖仑(Galen)在其著作中就叙述了关于“感情卫生或精神卫生”的问题。  1843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威廉·斯惠特(WilliamSweeter)撰写了世界第一部心理健康专著,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一名词。  1858年,精神病学专家艾萨克·雷伊(IsaacRay)当选美国精神病学会会长,他以“心理健康”为题作了就职演讲  1906年,克劳斯登(Clonst

2、on)正式出版《心理健康》一书,此名遂被正式采用。《简明不列斯百科全书》〖参考资料1〗及费孝通〖参考资料2〗教授均有对心理健康的精辟论述。  目前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点2〗定义为:能采取积极有益的措施,不断调整人们的不良情绪与行为,达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一种状态。  心理健康科学的含义〖知识点3〗:一是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健康学;二是指专业或实践,即心理卫生工作;三是指心理的良好状态。2、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发潜能,增强体质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②成功的心理健

3、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预防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③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④也有助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结构合理、组织得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3、怎样判断个体心里是否健康?(1).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心理活动的强度。(3).心理活动的耐受。(4).心理活动的自控力。(5).心理活动内部的协调性(6).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7).意识水平的高低。(8).社会交往能力。(9).对暗示的接受力。(10

4、).心理康复能力4、个体健康信念形成因素有哪些?。①个体知觉因素,包括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②调节因素;③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即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知觉到易感性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易患某种疾病的估计。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知觉到严重性包括个体对患病引起的临床后果和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知觉程度。过高或过低的知觉到严重性均会阻碍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只有中等程度的知觉到严重性才能够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知觉到易感性和知觉到严重性这两种个体知觉程度,形成个体对某种疾病知觉到威胁,从而引起个体采纳健康行为。5、什么是自我意识

5、?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又称自我,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内容:一是、培养自己独立评价,不轻信他人的评价。如遇到对自己评价不客观、不正确,可以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二是、注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如自己对好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停留在“完成作业”上,而是要形成“热爱学习和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抽象、内在品质特点上。三是、培养比较细致的评价,而不是作笼统的评价。不仅仅是在某一方面作出对自己评价,而是尽可能地作一个全面的评价,包括优点

6、和缺点。发展:::个体对自己本身及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可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自我意识发展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使学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6、人际沟通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1)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带来事业上的成功(2)影响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会导致很多身心疾病,例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和溃疡病等等。(3)家庭幸福与父母、夫妻之间良好的沟通才能和谐相处,试想如果和家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又不沟通

7、,结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4)对社会的认识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社会义务,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7、试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评估和诊断,进行行为矫正等工作。(1)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儿童少年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具体做法是:①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心理压力,放松心身,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②

8、改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③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理承受力;帮助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安排好生活节奏与作息时间;保持师生间良好的关系与沟通;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建立。④引导学生发展良性的情感。⑤积极开展青春期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