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心理研究述评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

ID:17506028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2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_第1页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_第2页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_第3页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_第4页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迷信心理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迷信心理研究述评摘要 迷信在西方心理学界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而国内心理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章从迷信的定义、理论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迷信心理研究做了阐述,并总结了目前迷信心理研究的不足:首先,到目前为止迷信的定义还没有得到统一。其次,迷信心理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次,对迷信心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论,迷信心理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以及文化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迷信心理研究今后应在迷信内涵、测量工具以及实证研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 迷信;超自然信念;迷信信念;迷信行为  分类号 B849:C91    1 引言    迷信起源于原

2、始初民的自然信仰。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对雷电、风雨、做梦、疾病、死亡等许多自然现象既不能理解又无法控制,因而会产生恐惧、疑惑等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周围存在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符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他们,才能消灾降福(王淑娟,李朝旭,2005刘连忠,徐汉明,2005)。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迷信是人类意识的萌芽,是在主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自觉认识和思考世界的结果(郑国,2003)。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正确的认识,许多传统的迷信思想被磁除。但在当今科学如此发达的社会中仍然有许多人有迷信观念和行为

3、,这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像赌博者、运动员等,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大学生中也很流行迷信(Burger&Lynn,2005)。为什么迷信经历了几千年的人类历史而没有得到消除,为什么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仍存在迷信心理呢?国内学者认为,从心理根源上来分析,迷信观念的产生在于人们对自身、社会、世界和宇宙等一些领域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在人的意识领域之外,还有很多东西为人类所不知,只要人不能做到全知全能,就不可能做到不迷信(王淑娟,李朝旭,2005)。Jahoda(1969/1999)认为,迷信倾向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为它是人类适应机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这种机制,人类将无法生存

4、。有关迷信心理的研究在国外算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而在国内,从心理学上对迷信的研究比较少。现就国内外有关迷信心理的研究做些阐述。    2 概念解析    提起迷信(superstition)一词我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但要问到什么是迷信时,可能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迷信这个概念在西方学术界还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Jahoda(1969/1999)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迷信仅仅表明其使用者希望用它指出某种信仰或观点是错误的。早期的心理学研究者把迷信定义为:将可以自然解释的现象归因于神秘的或超自然的原因,或者是公认的将错误科学化的信仰。迷信也被定义为无根据的畏惧或害怕那些未知的、

5、神秘的或想象的事物,特别是与宗教相联系的事物(Rudski,2003)。在心理学界不同的心理流派对迷信所持的观点也不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只要呈现强化物,就总会强化着什么,因为它一定和某一行为相联系。当反应和强化物之间只有偶然的一次联系,由此而形成的行为就叫迷信行为(蹇璐亦,2006)。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迷信信念作为一种歪曲的信念――个体能够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是歪曲认知的一个方面(Joukhador,Blaszczynski&Maccallum,2004)。Lindeman(2007)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将迷信定义为是将心理、物理和生物实体和过程的核心特质相混淆的一种分

6、类错误。像心灵致动、传心术等都是将心理内容赋予物理和生物实体特征而产生的错误信念,还有相信天使、魔鬼等的存在都是将这三类核心知识相混淆的结果。在国外迷信这个词通常与超自然信念(paxanormalbelief)等同。他们认为超自然信念就是那些违背基本科学原理的信念(Diaz-Vilela&Alvarez-Gonzalez,2004)。  我国对迷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等领域,而在心理学界对迷信的研究还很少。从词源上看,迷信这个词在近代以前指代的是一种世界观,基本上是一个中性词。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迷信逐渐被赋予贬义色彩。而对迷信的定义也众说不一。从广义上讲迷信就

7、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他们并存的行为。从狭义上来讲,迷信就是相信鬼怪、命运、灵魂等等超自然超物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世界和人生的一切。早期的研究者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从心理方面来界定迷信的内涵,但从其定义来看,基本上是将迷信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近期的研究更多的是从迷信的心理结构及特点来阐述迷信的内涵的。郑国(2003)从观念与行为两个维度对迷信进行了界定。从观念上讲,迷信就是非智信,不知而知;从行为上讲,迷信就是不知而行,盲从、执迷。刘连忠(20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