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doc

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doc

ID:17528845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2

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补肾活血方对药流后阴道流血影响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应用补肾活血方预防药流后阴道流血异常。方法:设用药组和空白组进行临床观察阴道流血量和阴道出血时间。结果:补肾活血方能显著降低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和阴道出血时间。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减少不全流产的发生率。【关键词】补肾活血颗粒;药物流产;阴道流血;米非司酮  药物流产是避孕失败常用的一种补救措施。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流产率达90%以上,是目前终止早孕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口服简便、作用快、副作用轻、避免手术痛苦、减少并发症等优点。但药物流产较人工流产比较有子宫出

2、血量多和出血时间过长的缺点。笔者近4个月运用补肾活血方防治本证,临床观察40例,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自愿要求选择使用药物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40例;年龄18-40岁,停经不超过49d,药流前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HCG(+),无药物流产禁忌证。药流后见绒毛球排出,认定药流成功。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妊娠天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药流方法(1)空腹或进食2h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12h1次,共服3d,总量为150mg。第4d清晨到本科口服0.2mg米索前列醇

3、(0.2mg/片)3片,卧床休息2h,门诊观察6h,其间严格注意用药后阴道出血情况及有无妊娠物排出和副反应。(2)用药组于绒毛球排除后当天服用补肾活血颗粒,每次26g,每日3次,200ml开水冲服,连服7d。(补肾活血颗粒为临床经验方:黄芪、枸杞子、巴戟天、炮姜、益母草、山楂炭等组成,由贵阳中医学院药厂提供制剂)。空白组在绒毛球排除后不服用任何药物。  1.3疗效观察及随访方法所有对象服药前填写表格,符合药流适应症的18-40岁健康妇女。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留院观察6h,观察服药后绒毛球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情况、不良反应。于用药后1周、2周、3周进行电话随访或门诊随

4、访,了解阴道流血情况,对阴道出血量多并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组织残留行清宫术。  1.4观察指标(1)阴道出血时间:观察以药物流产绒毛球排出到阴道出血完全干净为止的天数;(2)阴道出血量:观察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量,与平时正常月经量相比;(3)清宫率比较:观察药流后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B超提示宫内组织残留行清宫术。  1.5统计学处理采用χ2和t检验。3  2疗效结果  2.1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比较见表1。  表1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比较(略)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  2.2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见表2。  表2两组阴道出血量比较(略)  注:与空白组比较

5、,*P<0.01  2.3两组清宫率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清宫率比较(略)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甾体类抗孕酮药物,能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抗孕酮的作用,使蜕膜变性、坏死并出血,配伍前列腺素类药物后可加强宫缩排出绒毛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药物流产可归于祖国医学“堕胎”范畴。早有“堕胎损经脉,损经脉故血不止也,……”,“……总以补血生肌养脏,生新去瘀为主”的记载。药流可耗伤肾气精血,瘀血阻滞胞宫(坏死蜕膜,胚胎部分残留),导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归经,冲任不固而引起阴道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等

6、。针对药流易至坏死蜕膜,胚胎部分残留瘀滞胞宫,损伤肾气的特点,我们用补肾活血颗粒预防药流后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药流不全有较好疗效。补肾活血颗粒主要成分:黄芪大补元气,加枸杞子,熟地、当归补肾养血,益气固冲;山楂炭、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不留瘀滞。补肾活血颗粒有补肾固冲,益气养血,活血逐瘀之功。以上统计资料表明:药流后补肾活血颗粒作用的实质是加强宫缩,促使药流后宫腔内残留组织及瘀血的排出,减少出血、缩短流血时间及减少不全流产的发生率[1-4]。【参考文献】  [1]邹萍,吴惠春.新生化颗粒辅助药物流产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5,6,12(6):5

7、4-55.  [2]鲁建华.296例药物流产副反应的临床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4,14(7):56-57.  [3]李东升,李3云.振坤复旧汤治疗药流并发病的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02,17(102):45-46.  [4]程丽南.米非司酮生育调节研究的新进展[J].生殖与避孕,1994,14(2):8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