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

ID:17543467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2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_第1页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_第2页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_第3页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_第4页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羲之与颜真卿在书法贡献上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比较王羲之和颜真卿对中国书法史的杰出贡献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这么受到推崇,绝

2、不仅仅因为他字写得有多少漂亮,而是他在字的框架、文字的法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王羲之不是文字的创始人,但他的书法却奠定了以后汉字的基础。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贡献有二:(一)开辟了草、楷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在继承前人书法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变化,推出了行书体,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二)创造了富有表现力的书写方法。他既掌握了多种书体,又改革了传统性的程式笔法,使其丰富多彩。在实践中注重变换书态和表现不同的手法,避免千篇一律。王羲之书法是适合于新书体的新书法,它从魏晋之间的木简和

3、残笺中的逆入、复势、右转的重复中解脱出来。八面出锋、动感和力感交织成趣,既保持了均衡又给人以变化莫测的感觉。受隶书的影响,书法的字形一直都是横宽的,而王羲之的书法强调纵向的变化,字形稍稍伸长,这一变革成为当时的一般趋势,但这正是王羲之及他周围人的功绩。王羲之确立的书法传统与风貌,从东晋到晚唐四百年来一直延续。历代书法家们虽然各出机杼,但基本上都是继承有余,创变不足。而颜真卿书法的特殊意义在于他“一变古法”。颜真卿从王羲之那里继承了书法传统的基本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革故鼎新的风格转换

4、,创造性地赋予了书法一种崭新的形神风貌,将王羲之的俊美书风变为了雄强有力的,令人耳目一新。颜真卿将魏晋以来的真书和初唐开始的楷书在结体、笔法、形态方面都进一步规范,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新的书体。颜真卿忠义节烈,舍生取义,他的书法也一如忠臣烈士,庙堂之气十足,给人一种钟鼎坐堂、正大光明,丰厚雄浑、刚烈的感觉。他所首创的哪种叫做中锋行笔,逆笔启动,那种藏头护尾的风格,都吃墨很深,所以显得非常的雄浑有力。历代评价颜真卿,首先对他道德君子、忠臣烈士的一生不惜笔墨,给予极高的赞誉。颜真卿一生在玄宗、肃宗、代宗、德

5、宗四朝天子为臣,最终为唐王朝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虽然没有戴上“书圣”的桂冠,但在历朝历代书法家们的心中,他足以和书圣王羲之比肩。王羲之以“中和之美”筑起中国书法的第一座丰碑,颜真卿则是以他的“气格之美”树立起中国书法的又一座高峰。颜真卿完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颜体书法创造性地赋予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颜体书法的端庄威重、崇高神圣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颜真卿把儒家宣扬的道义风范和理想人格通过他的人生实践和笔墨艺术得以形象外化。以至于后世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感慨地说:“颜公书人忠臣烈士,道德

6、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王羲之所代表的魏晋书法以洒脱飘逸的风采得到了人们的喜爱,而唐代书法则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面貌征服了后世。中国的古人有这么一个习惯,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尊一个圣人,王羲之占有了这么一个地位,就说明他集古今之大成。他在东晋时代,收书了东晋以前中国书法的个体演变的历史,他对书体的演变做了一个总收书,做了一个新体的自我的创造,所以他开启了一代行草书,当然也包括楷书,主要是行草书,历代的书风的这么一个大的门户,可以说是正统的门户。中国历代,中国人在任何领域都喜欢讲正统,王

7、羲之实际就是正统中的典范、楷模、圣者,就是尽善尽美。最后,我们不得不说,王羲之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生之才。王羲之通过艺术手段,使汉字的真、行、草三体形成了独立机制,也就是使汉字完全脱离隶书影响的古法、古形的窠臼、完全去向新生。颜真卿,字清臣,因封鲁郡公,故世称颜鲁公。他的书法汲取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艺术营养,并广泛学习篆、隶、行、楷、草等各种书法的用笔特点和字形结构,取法乎上,博采众长。颜真卿不仅善于藏锋和中锋的巧妙应用,而且更注重行笔的提按和顿挫,笔画极富弹力,世称“颜筋”。在楷书结构方面,颜真卿吸

8、收了篆、隶的特点,以篆隶入楷,正面取势,使左右竖画略带外拓弧形,且横轻竖重,整体结构极富张力,并成为后世楷模。而颜真卿的行书,不仅内含籀篆之法,更挟带金石之气。运笔指腕并用,笔锋转折丰富自然,尤其是大量枯笔的运用,更增添了作品豪迈奔放的不凡气势,给人以刚健、力度和雄浑苍劲的美感。如代表作《祭侄稿》就突出地反映了颜真卿的这些艺术特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书法史上经常将颜真卿的人品和书品结合起来进行审美,这有其特殊的时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