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

ID:17565498

大小:1.85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9-03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_第1页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_第2页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_第3页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_第4页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明研究通讯 2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ncientCivilizationsReviewVolume292006.6CONTENTSòAsummaryofthemourningmeetingforProfessorZouHeng/LiuJingòReportofthesimulativeobservationatthemassivebuildingfoundationIIFJT1intheinnercityofthemidTaosiperiod/HeNuòAdiscussionontheastronomicalphenomenaseenonNebracelesti

2、alplatefromGermany/WuJiabiòWhatgettingandthinkingfromthearchaeologyatZhougongmiaosite/XuTianjin●ThebronzesascribedtoJinShuJiaFuandtheoccupantofthetombM93attheJinmarquiscemetery/JiKunzhangòAreviewonthestudyofthesourceofmicroelementsofancientbronzerawmaterials/CuiJianf

3、engòAttemptsofhowtoexcavatesanddunesites/LiHairongòTheHandressesseenfromtherelicsunearthedfromMawangduiHantombs/WangXiaoXiPUBLISHEDBYAURORACENTERFORTHESTUDYOFANCIENTCIVILIZATIONS,PEKINGUNIVERSITY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二十九期二○○六年六月要目●邹衡先生追思会纪要/刘静●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何駑●德国内布拉

4、星盘的天象问题之探讨/武家璧●周公庙遗址的考古所获及所思/徐天进●“晉叔家父”器和M93组晉侯墓的归属/吉琨璋●古代青铜器矿料产源的微量元素示踪研究评述/崔剑锋●沙丘遗址发掘方法试探——以深圳咸头岭遗址2004和2006年的发掘为例/李海荣●盛世华衣闪烁丝国光芒——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看汉代服装/王晓曦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征稿启事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并及时地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中心已于2002年开始创办大型学术刊物——《古代文明

5、》,现已出版五卷。诚邀海内外学者惠赐大作。文稿内容以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为主(包括考古、历史、艺术史、科技史、思想史等诸多方面),亦非常欢迎有关其它古代文明的论著。稿件篇幅以5000—25000字左右为宜,与文稿相关的图片视需要而定。来稿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秘书组邮政编码:100871E-mail:CSAC@pku.edu.cn《古代文明》编委会二○○四年十二月《古代文明》编辑委员会主任:李伯谦副主任:王天有王邦维郭之虞徐天进程郁缀赵化成委员:

6、(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天有王邦维李伯谦宋豫秦马世长郭之虞徐天进夏正楷高崇文程郁缀赵化成赵辉严文明古代文明研究通讯1邹衡先生追思会纪要刘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5年4月10日,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的骨灰安葬仪式及“邹衡先生追思会”在北京举行。这次活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邹衡先生的亲属;邹衡先生生前从事过考古工作的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湖北、北京、安徽、郑州、洛阳及邹衡先生家乡湖南等省、市文物考古研究单位的代表;宿白、吕遵谔、张忠培、郑振香、严文明、张文彬、徐自强、张永山、杨育彬、郑光、马世长等邹衡先生生前的同事

7、、朋友、弟子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共7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上午,邹衡先生骨灰安葬仪式在北京市福田公墓举行。一代名师的骨灰盒端放在花团锦簇的棺床之中。追悼者队伍在哀乐声中缓缓前行,默默哀思,恭送先生安息长眠。下午,“邹衡先生追思会”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多功能厅召开。追思会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主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刘绪对邹衡先生安葬及追思纪念活动的相关事宜向与会者作了简短汇报,并向关心和支持本次活动的有关单位与个人表示感谢。会上,大家先後发言,沉痛悼念邹衡先生,深情追忆先生为人为学的点滴往事及其严谨求

8、实、勤于思考、崇尚科学、坚持真理、淡漠名利的学术品质,高度评价了先生为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夏商周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完善、为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教育和培养考古学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与会者对邹衡先生对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