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

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

ID:17568406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_第1页
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_第2页
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_第3页
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作者:方俊标,邱士军,李楚池,胡创武,许素玉,陈育珠【摘要】目的探讨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椎管肿瘤的MRI表现。结果42例肿瘤中,髓内肿瘤13例,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髓外硬膜下肿瘤18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0例,脊膜瘤8例;髓外硬膜外肿瘤11例,其中转移瘤8例,脂肪瘤3例。结论MRI空间对比度好,可以直接任意扫描且无创伤性,并结合增强扫描,对椎管肿瘤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是目前椎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关键词】核磁共振;椎管;肿瘤椎管内肿瘤是一种传统影像学检查很难明确诊断的

2、疾病,笔者对42例椎管肿瘤的MRI表现作初步分析,旨在加深对椎管肿瘤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探讨MRI对椎管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为本院2004-2008年经MRI检查诊断为椎管肿瘤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6~77岁;发生在颈段10例,胸段20例,腰段12例。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束带感与感觉障碍、肢体无力与运动障碍以及尿潴留、尿失禁、大便秘结等,病程从半个月到5a不等。1.2设备与成像方法采用GE公司0.2T永磁MRI机,对42例患者行矢状、冠状、横断面T1WI及T2WI扫描,发现病灶后,行0.1

3、~0.2mL/kg的GdDTPA造影剂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特点、强化表现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1.3结果442例椎管肿瘤中,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8例,转移瘤8例,脂肪瘤3例。按肿瘤部位可分为3类:(1)髓内肿瘤:共13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大多数发生于颈胸段,表现为脊髓不同程度增粗,境界不清(图1),肿瘤上下端继发脊髓空洞2例,空洞大小不一,3例可见囊变。在T1WI像上呈等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像上为较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图2)。(2)髓外硬膜下肿瘤:共1

4、8例,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8例,均能显示脊髓受压变形,并向对侧移位,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即硬膜下征(图3),增强扫描瘤体明显强化,1例伴相应椎间孔扩大,瘤体呈哑铃状,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图4),脊膜瘤8例,多位于脊髓背侧,T1WI和T2WI均为等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2 例可见钙化,3例发生在腰段,肿瘤大多有广基与脊膜相连,并可见脊膜增厚和强化,即脊膜尾征。(3)髓外硬膜外肿瘤,其中转移瘤8例,脂肪瘤3例,6例可见硬膜外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硬膜外脂肪影消失,其中2例向内压迫脊膜囊,造成邻近蛛网膜下腔变窄,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4例

5、肿块向外生长,伴有椎体和附件骨质破坏,椎体受累呈“跳跃性”。3例脂肪瘤均呈短T1WI略长T2WI信号,压脂序列脂肪信号消失。2讨论2.1定位诊断髓内肿瘤表现为脊髓增粗,相应蛛网膜下腔变窄或闭塞,增强扫描一般能显示瘤体,瘤体与正常脊髓组织大多境界不清;髓外硬膜下肿瘤表现为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可见“硬膜下征”,即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在瘤体水平上下部见有增宽,而对侧蛛网膜下腔狭窄;硬膜外肿瘤表现为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同平面硬膜囊受压及同平面蛛网膜下腔狭窄,即“硬膜外征”。2.2定性诊断根据椎管内肿瘤常见好发部位、瘤体形态、数目、大小、累及范围、信号改变、强化特征以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等大多可作出定性

6、诊断。髓内肿瘤多数为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脊髓星形细胞瘤起源于脊髓星形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本组病例在MRI上可见病变节段的脊髓有不同程度的增粗,平扫图像肿瘤边界显示不清,增强扫描可提高MRI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位置和形态,本组病例均可显示病变呈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有学者认为,肿瘤呈散在斑片状不均匀轻度强化是脊髓星形细胞瘤的一个特点,偏心性生长且边界不清,有助于脊髓星形细胞瘤的诊断[1]。笔者认为,肿瘤内囊变与肿瘤上下端继发性空洞,在平扫上很难鉴别,因此,增强扫描非常必要,前者增强可见囊壁强化,后者则无囊壁强化,这对外科手术极其重要,因为前者是肿瘤一部分,

7、需手术切除。本组5例室管膜瘤均呈中心性生长,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多呈结节状或团块状强化,边界清楚,这有助于与星形细胞瘤相鉴别。1例血管母细胞瘤增强扫描实质性肿块及壁结节呈非常明显强化,在肿瘤背侧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影,这是其特征性表现。髓外硬膜下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鞘瘤,其次为脊膜瘤,神经鞘瘤呈长(或等)T1WI与长T2WI特征,T1WI像上呈较脊髓低或等信号,在T2WI4像上呈低于脑脊液的显著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瘤体明显强化。有作者提出,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