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ID:20433830

大小:2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2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1页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2页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_第3页
资源描述: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庄浪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王明苏仲生神经源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椎管内肿瘤的第一位[1]。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以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敁多见,其次为竹膜瘤,少见的冇脂肪瘤,畸胎瘤和表皮样囊肿。木文收集26例经手术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对-KMRT表现进行分析,以探WMRT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并对其它髓外硬膜下肿瘤作以鉴别诊断。1资料与方法木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41岁。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临床症状为颈部或腰背部

2、疼痛,伴双侧或单侧肩臂部麻木及两侧或一侧卜'肢肌力减退。所奋病人均经GEOPTIM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MR1乎扫及Gd-DTPA增强扫描。扫描方式:乎扫采川矢状位SE脉冲序列T1W1TR/TE360/10.8ms,T2WlTR/TE2925/102ms;横轴位T1W1TR/TE580/12ms,T2WITR/TE,2800/105ms;冠状位T1WITR/TE110/5.4ms;层厚4mm,层距1mm。増强扫描所用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剂呈为0.lmmol/kg体质呈。2结果神经鞘瘤共19例,均为单发,1

3、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5例硬膜内外联合受累,3例位于硬膜外。其信号特点为长T1长T2者12例,等T1长T25例,混合T22例;.其中6例伴冇囊变。丼同特点为病变均呈椭网形,轮廓清楚,边界光滑,多偏于一侧,脊髓受压变形;冇13例肿瘤侧蛛网膜下隙增宽,对侧变窄;冇9例吋见肿瘤穿过椎间孔向外生长,呈哑铃状。15例做增强扫描,其中呈环状强化11例,不均匀强化4例。单发祌经纤维瘤7例,奋1例伴奋祌经纤维瘤病;硬膜内外受累2例;其信号特点与祌经鞘瘤类似,以长T1、长T2信号改变多见;同时伴奋囊变3例;增强扫描6例,呈均匀或环

4、状强化。3讨论3.1MRT具冇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势[2],FI前被认为是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敁准确的影像学方法;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好发于中年人,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以胸段常见;大多数病灶位于髓外硬膜下;属良性病变,发生恶变的机率较低。3.2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均属于外胚叶结构,前者以鞘细胞为主耍成分,P者以成纤维细胞为主要成分,超微结构研究证明,此2种肿瘤均米自许旺氏细胞。镜下神经鞘瘤以其细胞排列的不同分为束状区和网状区,束状区和网状区的比例可不同,并可混合纟II成[3

5、]。网状区乂易发牛.黏液变性,常奋囊腔形成或瘤体内出血、坏死,成为MR1扫描屮囊变或不均匀强化的病理基础。祌经鞘瘤瘤体内常同吋奋鞘或无鞘的祌经纤维贯穿或侵入,祌经轴索不穿过瘤体,却与瘤体的包膜相粘连[4]。祌经纤维瘤较少发生囊变、变性和出血,肿瘤强化程度高,信号较均匀。3.3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数位于髓外硬膜下,木纟11占82%;艽T1WT像表现为与脊髓相似的等信兮或略低信兮,T2WT像则表现为与脑竹液相似的高信兮;一般信兮较均匀,大多数呈局限性缓慢生长,冇完整包膜,与椎管内结构分界清楚,脊髓受压变形向对侧移位,肿

6、瘤吋人裾蛛M脱下隙,使患侧蛛网膜下腔增宽,对侧变窄,形成“硬脱下征”;部分肿瘤骑跨在硬脱内外,沿椎闯孔生长呈“哑铃状”,同侧椎叫孔扩人是其典型特征,木组17例病例可见“哑铃状”改变,所见M侧蛛网膜卜"腔扩大和脊髓受压移位,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神经根性疼捕,以后逐渐fli现肢体麻木,酸胀或感觉减退,甚至运动障碍。3.4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MRI表现相似,以下几点有助鉴别:(1)前者常单发而后者常多发,JI易并发神经纤维瘤病。(2)神经纤维瘤起源的神经常被肿瘤吞没,而神经鞘瘤则nf见明敁的神经移位。(3)神经鞘瘤增强扫

7、描时常呈环状强化而神经纤维瘤通常为均匀强化。(4)由于神经纤维瘤A部存在纤维组织,因此瘤A可科从屮心丌始的星形低信号,在T2增强像上见星芒状不增强区,神经鞘瘤无此征象。3.5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还需与脊膜瘤鉴别;脊脱瘤多见于女性,绝人部分位于髓外硬膜下,边界清楚,呈宽基底与硬脊脱相连,易发生钙化,肿瘤信号常不均匀。神经源性肿瘤多发生于椎管P外侧,而脊膜瘤无确定部位。神经源性肿瘤鉍发生囊变,环状强化是神经鞘瘤的重耍MRI征象,而“脊膜尾征”[5]是诊断脊膜瘤的付靠依据。因为脊膜瘤血供大于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

8、细胞外液S:多于脊膜瘤,所以动态增强扫描时竹膜瘤峰伉岀现时间较神经源性肿瘤早,而后期神经源性肿瘤强化明显大于脊膜瘤。神经源性肿瘤含水量多,因此T2WI呈似脑脊液的兄著高信号,脊膜瘤含水量低而呈中低信号。综上所述,MRI检査是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1]陈虽荣,沈天真,段承祥,等3全身CT和MR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813-826[2]今子祥,丁爱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